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在洛杉磯舉行的二○一四年美國英特爾國際科技展覽會結束,台灣代表團表現出色,從一千七百位學生、一千三百件作品中脫穎而出,共獲十二個獎項,創近年最佳成績。
今年英特爾科展台灣共有十二名學生參加,拿到二項大會歐洲參訪研習獎、二項類科首獎、五項大會獎、三項特別獎。
建中高二的黃亦軒在植物學科以「轉錄因子bZIP16參與阿拉伯芥開花途徑的分子機制研究」,拿下斯德哥爾摩國際青年科學研習獎、大會槙物學科類科首獎、大會植物學科一等獎與孟山托公司特別獎一等獎。
北一女高三的陳郁欣以「西北太平洋颱風增強與上層海洋熱力結構關係之長期變化」,贏得歐盟青年科學家競賽獎、大會地球與行星科學科首獎、大會地球與行星科學科一等獎與美國氣象學會特別獎三等獎。
建中陳培鳴與邱紹庭獲得大會微生物學科四等獎與美國微生物學會特別獎一等獎,北一女沈玉宣拿下化學科四等獎,年僅十三歲的高雄市三民國中王冠萭在數學科也獲得四等獎。
隨團的中研院院士林榮耀說,這次的表現比預期好,仍有努力的空間,非常感謝台灣學術界的幫忙,今年學生的表現可圈可點,特別是很少同一年有兩學生拿一等獎。
黃亦軒從小喜歡種植物,尤其是又稱發財樹的馬拉巴栗。他說,發財樹背後有很美麗的故事,以前有個公車司機,晚上幫太太編頭髮,看到一旁有些樹苗,也幫這些樹苗編辮子,後來把編好的馬拉巴栗擺到花市意外熱賣,才變成現在市場俗稱的發財樹。
首次參加國際科學競賽就拿下四大獎,黃亦軒表示,最大的收穫就是交了很多國外朋友。
對北一女中的陳郁欣而言,寫程式是這次參加英特爾科展計畫的最大挑戰,但她用自己的方式突破瓶頸,雖然比較耗時,卻讓她更勇於面對挫折。她希望透過這個研究,未來可以讓颱風預報更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