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瑞娟台北報導】中藥、西藥可以合併服用嗎?很多患者都有這樣的困擾,中醫師表示,這是一個複雜的問題、還牽涉到中、西藥物在人體的交互作用,建議最好相隔二小時服用。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主任唐中成指出,為了安全起見,最好中西藥不要合併使用,若要合併使用中西藥,最好相隔二小時,不過需視各種不同藥物情形而定。少數的中藥跟西藥合併使用,可增加療效。例如枳實與抗生素gentamycin合用於膽道感染時,因為枳實能鬆弛膽總管括約肌,可以大大提升抗生素gentamycin在膽道的濃度,使療效增加。又如維他命C與六味地黃丸配伍,對預防疾病有一定效果。
然而西藥中的四環黴素,不可與含鈣、鎂、鋁、鐵的石類或殼類中藥一起使用。如石膏、寒水石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四環黴素與含鈣離子中藥結合,形成不易吸收的複合物而導致失效。
他也指出,有些中西藥若長期並用,需密切注意身體電解質或血液生化等變化。如甘草若長期與利尿劑合併使用,需密切注意身體電解質情況。
此外,糖尿病人在服用西藥降血糖藥時,不宜服用含人參、甘草或鹿茸等成分中藥,如十全大補湯、四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因為這些中藥所含成分,可促進人體內糖質異化反應,導致葡萄糖分解反應降低,使血糖濃度升高,降低降血糖藥物作用。
而高血壓病人在服用降血壓藥物時,不能同時服用含麻黃成分中藥,如麻黃湯、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或葛根湯,因為麻黃會使血管收縮而生高血壓,降低了降血壓藥療效。
磺胺藥不可和含有機酸中藥,如山楂、烏梅或五味子等長期合用,以免導致磺胺藥在尿中結晶析出,發生尿血或尿閉不良反應。
醫師認為,中西藥並用最好詢問專科醫師或藥師,以達到最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