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履(下)

鹿憶鹿 |2014.05.09
1201觀看次
字級

文╱鹿憶鹿

《莊子》中一個叫右師的人也是一隻腳,莊子用一隻腳的意象來破除形骸殘缺的思維局限,一隻腳的右師並非後天殘缺,而是天生使然。如果,一隻腳可以走得更好,跳得更高,那麼一隻腳何殘之有?是否,兩隻腳的人是多了一隻腳?形體是表象而非本質。卡爾維諾在《分成兩半的子爵》中的主人公,在戰爭時被劈成了兩半,各一隻腳的兩個半體人跳著跳著,跳脫我們對原來有秩序的荒蕪世界的僵化麻木。卡爾維諾說,失去你自己和世界的一半,剩下的一半將會更深刻更珍貴上千倍,而智慧能夠超越世俗的所謂完整腦袋。

貴州的彝族中發現普遍流傳的獨腳神話。獨腳神話流傳在屬於古氐羌族群的彝族神話講述中,而獨腳野人,被認為是帶領死後靈魂,回到祖先懷抱的類似巫師角色。不具不足的獨腳野人,才能與神鬼溝通。

蘭嶼的達悟族神話,兩個男人的膝蓋摩擦就生下了後代,那是他們的族群起源。何以是男人的膝蓋摩擦?或許,鎮日與海洋為伍的達悟男人本就只以丁字褲遮蔽一個小部位,兩隻腿經年累月都裸露在外,連族群起源神話都與雙腿上的膝蓋有關,與他族相比更顯別開生面。

一般人的習慣,常把獨腳與獨腿的意思等同,都是指一隻腿;而長腳當然即指長腿。《山海經》中有長腳國,即指長人國,是指個子高,腿很長,而非腳很大。其實嚴格說來,獨腳,一足,應是指一隻腳,腳或足是指穿鞋襪的地方,我們稱足踝或腳踝,腳板、腳趾,腳踝再往上,就應該是小腿或大腿了。現代的男人欣賞女人的一雙美腿應該比較普遍,而非一雙美腳,一雙美腿即指身材高修長,或是指身體比例好看,是衣架子。

而說到男女間的互相欣賞,不得不聯想到與腳也有關的灰姑娘故事。中西方的灰姑娘型故事幾百則,大同小異的是都有掉鞋試鞋的情節,女子掉鞋,王子或狀元則是找出穿玻璃鞋或繡花鞋的主人,導致有女子要削足去適履,以便嫁入豪門。掉了玻璃鞋或繡花鞋的女子都找到她的如意郎君,而我們大部分人穿的都是一雙雙平價合成皮的夜市地攤鞋子,即使掉了一隻,下場就是有人踩過,汽車碾過,不論黑鞋白鞋,都成一灘泥灰。一雙鞋就能有滿足的人生嗎?

最早在唐代流傳的故事中,男子是得到了鞋,開始找鞋子主人,兩人原無任何瓜葛。灰姑娘故事讓人覺得,男子在意的是,穿那雙鞋的女子,而他對那位女子一無所悉,更遑論愛情。腳,會是一樁愛情的開端,想來的確匪夷所思。朋友說,為了一隻鞋而要千方百計尋覓穿鞋的女子,或許也是另一種戀鞋癖。

大學時的一位男教授生性節儉,同為教授的妻子因為多買一雙鞋而被批評。男教授責備也是教授的妻子,有了一雙鞋,還買另一雙做什麼?女人怎會嫌鞋多?即使是女教授也要穿鞋,慢跑要球鞋,買菜要平底鞋,有重要會議可能穿高跟鞋,夏天可能穿涼鞋,冬天可能穿長靴短靴。顏色有黑色白色粉色紅色或彩色或條紋,或有亮片珠花或有蝴蝶結,有包頭的或魚口的,即使高跟也分細跟或粗跟,五公分或十公分。女人的鞋子,十幾雙都嫌太少。因此,從年輕時就在意腳是否長得秀氣?是否適合穿高跟鞋?甚至,腳趾,是否好看?可否塗上鮮豔欲滴的指甲油?或者在腳踝別上一朵玫瑰花?

原來,玉足也如玉手,是為著吸引愛悅目光。

腳,當然是為著要走路遠行,不是為著好看,我們如此看重這分支撐的力量,並不欣賞有人鳥仔腳、鷺鷥腳,也不願自己是一雙象腿。不知為何?對大象,不叫象腳,只說象腿,就像罵人狗腿而不罵狗腳。可是,鳥仔腳或象腿都有力衰甚至形銷骨立之時,不能遠行,不能站立,我們要回到最初,回到什麼鞋履都已多餘的過去。

母親在晚年的長長一段日子只能躺在床上。因為骨癌,她的雙腿提前罷工,再不能自行上下,更不用說出門。不識字的母親足跡本就局限在方圓之內,在病榻上無異人生繳械。有時候總不免阿Q地想,自己喜好東奔西跑,要貪心地將世界一一踩踏賞玩,是否為了彌補母親的缺憾?代替她看遍好山好水,才算不枉此生?

人到了某年紀,開始知道,要走更長的路才是王道,是要一雙好鞋,而非漂亮的高跟玻璃鞋。玻璃鞋只出現在童話故事中,現實生活中的灰姑娘不會遇見王子。即使有王子,你也早過了與他共舞的年齡。你不再那麼在意高跟鞋,你要在意的事更多了,膝關節會不會磨損?腳踝會不會扭到?小腿會不會發麻抽筋?比你年輕的友人,因為不小心跌了一跤,坐了將近一年的輪椅。

原來,幸福的意義隨著歲月更變。你狼狽地從授課的講台跌下來,竟可以馬上若無其事地站起,拍拍沾了粉筆灰的裙擺,繼續與學生討論馬奎斯《迷宮中的將軍》,幸好未曾遺傳母親的疏鬆骨質,沒有南瓜馬車,強健的腳,依然可以走到天涯海角。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