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精靈 盼大象回來 |2014.05.06 語音朗讀 492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秀美的臉龐、清澈的眼睛、沉靜的氣質,這對十歲的小姐妹,仿佛一對精靈。姐妹倆與大象親如家人。樹頂上,是她們專屬的樹屋。宛妲與一隻小鳥開心地玩耍。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林妲與宛妲傣族風格的家,建在叢林中,遠處是滔滔奔流的瀾滄江。這對十歲出頭的小姐妹,自幼在西雙版納叢林中成長,她們夢想成為「雨林精靈」,希望這個世界永遠青山綠水、鳥語花香。 在大陸雲南西雙版納州景洪市郊外的十餘畝山坡上,林妲與宛妲的父母,是來自德國的馬悠博士與中國雲南的李旻果女士,他們花了十多年,把一片橡膠林基本改造成「雨林生態環境」,並安家於此。 馬悠是生態學家,曾跑遍世界各地的雨林。「他是科學家,更是藝術家,用藝術的形式做雨林保護的科學工作。」李旻果這樣形容丈夫。 林妲(Linda)、宛妲(Vanda)都是蘭花的名字。馬悠夫婦最愛蘭花,希望女兒像美麗的蘭花一樣,在雨林中自由呼吸,在陽光下快樂成長。「我們想給孩子一個雨林花園,哪怕懷著她們的時候,我也沒停止栽樹種花草。」李旻果說。 赤腳在草地上奔跑,靈巧地在林間藤蔓攀爬,在黃昏中輕輕地走近鳥巢,看母鳥餵食小鳥,就是小姐妹的童年。 爸爸媽媽在一棵榕樹上為她們搭了一個小樹屋,枝杈當做樓梯、房梁、門窗,樹冠就是屋頂。去她們樹屋做客,兩個女孩會用葫蘆瓢舀清澈的山泉、懸鈴花的花蜜請客人喝,但「還要給太陽鳥留著」。李旻果說,兩個女兒天生有著對生命的熱愛與悲憫,自然而然地繼承了保護雨林的使命和夢想。 姐妹倆有不少「寶貝」,都是從花鳥市場買回來的最醜、最不起眼的動植物,精心地照料它們。她們想把所有的花鳥市場都變成雨林一樣的花鳥樂園,只收留、不買賣。 「我們去過動物園,那裡的動物都不開心,小猴子沒有樹爬。」她們盼望,城市不要再大,但森林要愈來愈大,這樣動物都可以在森林裡玩;人要是在城市煩了,可以來玩、來住。 二○一○年一月,在家中伏案書寫雨林的馬悠心臟病離世。李旻果強忍悲痛帶著兩個女兒,繼續保護雨林。 林妲與宛妲說:「爸爸決定到天上做一些更重要的事情,把地上的事情留給我們。」姐妹倆決心像爸爸一樣為雨林做點事情。宛妲說:「我們和村民準備了很多種子,準備春天種下去。真希望每個人都能到這裡種下一粒種子,這樣雨林就可以重新活過來,小象也會回來了。」 二○一三年,姐妹倆出版了一本名為《雨林精靈》的小書,圖文並茂地記錄她們雨林生活的點滴,書中寫到了傳說能讓夢想成真的「七彩花」。「希望能保護雨林,成為呵護雨林的精靈,永遠留在這片雨林裡。」她們同聲說。 前一篇文章 3公里要走2小時 好學病童 老師挑他上課去 下一篇文章 【妙眼看世界】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4【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5退休之後2025.05.0106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7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8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09比利時癌友 挑戰騎三輪車到上海2025.04.29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萬架無人機點亮胡志明夜空 創紀錄柯基躺專屬沙發 耍廢模樣惹笑獨臂哥埃曼紐 決定投入NBA選秀2歲童荒野失蹤 牧場工作犬陪護歸返肯亞難民營女孩 學跆拳保護自己可愛狐獴 迷走三芝街頭吸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