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二五四窟內工作人員對窟內壁畫進行「數位化」採集。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大陸甘肅省莫高窟實體洞窟與莫高窟遊客中心,今日投入試營運,遊客參觀洞窟的時間將被壓縮至七十五分鐘,並於參觀前先到遊客中心觀看絲綢之路及敦煌的相關介紹。
新參觀模式旨在減少遊客參觀時,為洞窟帶來潛在影響,從而保護珍貴且脆弱的壁畫彩塑。目前,遊客參觀莫高窟所需時間平均每人兩小時。
近年日益激增的遊客數量,給莫高窟保護工作帶來愈來愈大的壓力。預測莫高窟的遊客數量,仍將以每年百分之十五的速度增長。
敦煌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旭東表示,作為保護莫高窟的措施之一,遊客前往莫高窟參觀實體洞窟前,須在遊客中心通過主題影院、數字球幕電影等數字形式提前觀看關於絲綢之路和敦煌的背景訊息。
「雖然實體洞窟講解時間被壓縮,但通過參觀莫高窟遊客中心和實體洞窟,遊客獲取的信息量會大大增加。」王旭東表示,所有遊客在參觀莫高窟前,要先前往遊客服務中心。
「未來對遊客開放的實體洞窟將控制在十個以內。」王旭東透露,莫高窟遊客中心試運營期間是免費的,預計在八月正式開放後收費。屆時,敦煌研究院將免費開放藏經洞陳列館、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以滿足來訪者於洞窟參觀後,想更深入了解莫高窟的需求。
為因應敦煌莫高窟不可逆轉的退化,敦煌研究院從二十世紀九○年代開始,為莫高窟建數位檔案,共有八十個洞窟完成數位化處理。去年,該院又完成了二十個洞窟的數位化工作。已對亟待建檔的莫高窟四百九十個洞窟中,約百分之二十的洞窟進行數位化處理,其中一百二十多個A級洞窟完成了百分之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