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5鄉鎮串連 吃素吃出百家味

林洛瀅 |2014.05.01
1491觀看次
字級
宜興主題館丁蜀鎮紫砂壺師傅現場示範製壺。 圖/宜興大覺寺資訊組義工提供
丁渚鎮攤位所展示的紫砂杯,竹節把手吸睛。 圖/記者林洛瀅
米飯的原料烏糯米。圖/記者林洛瀅

【記者林洛瀅宜興報導】民眾來到佛光祖庭大覺寺參加「二○一四中國宜興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素博會,除了品嘗各攤小吃,還能感受素食影響力與在地文化。昨日主辦單位舉行「素食美談」講座,邀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姚鳴京暢談素食對藝術與修行的關聯,另外宜興主題館串連「蝶水風情園」,以當地五個鄉鎮推出主題館,逾一百七十個展位呈現地方美食與文化,昨吸引三萬五千人來訪。

茹素深化藝術

談到素食,大家最先會聯想到菜餚與烹調方式,其實素食與藝術有著極奧妙的關係。姚鳴京因父親離世而茹素二十年,他擅長山水、人物國畫,意外發現吃素幫助國畫藝術造詣。他表示,自從吃素後,對於國畫內涵有了更深體驗。

「吃素可以吃出百家味,作畫要畫出個人風格,我若不吃素,就沒有今天的畫作風格。」姚鳴京強調,畫作靈感要深入心靈境界,惟有無外求、往內心自省,創作作品才有靈魂、獨特性,也才能稱得上是一幅好作品。

位於大覺寺A區展廳的宜興主題館,串連「蝶水風情園」,展出西渚鎮、張渚鎮、太華鎮、丁渚鎮、湖■鎮,以觀光旅遊、人文歷史、藝術、農特產、名產等為主軸,民眾走完一圈彷彿走遍五大鄉鎮。

蒲公英入菜

宜興市旅遊園林管理局黨委委員徐雯霞表示,前兩屆宜興素博展吸引大批人潮,今年配合大覺寺規畫「蝶水風情園」,要將宜興旅遊融入素博會,讓民眾品嘗素食,也欣賞大覺寺與宜興美景。

張渚鎮盛產梅子,主題館不僅推出相關產品,大眾也可以欣賞當地最新培育、可食用的玫瑰花;丁渚鎮主題館則示範紫砂壺製作;湖■鎮主題館則擺設蒲公英、地衣等八種農作物。宜興竹海國際會議中心營銷部經理表示,蒲公英可涼拌,直接川燙再拌上調味料就可食用,而地衣外形與紫菜相似,煮湯後口感較柔軟。

在蝶水風情園的西渚鎮攤位,有草莓、小番茄等常見水果,最特別的是,「大櫻桃」又稱昂珠,有紅色、黃色,口感清甜又多汁,屬當地特有水果。此外,宜興紫砂壺與茶葉相當聞名,具有藝術工藝價值。葛盛陶莊職員蔣立新說,紫砂壺製作陶土的礦石特殊,用手摸觸紫砂壺內部材質,會感覺有砂感,外表雖不光亮但紫砂有亮晶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