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興5鄉鎮串連 吃素吃出百家味 林洛瀅 |2014.05.01 語音朗讀 151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宜興主題館丁蜀鎮紫砂壺師傅現場示範製壺。 圖/宜興大覺寺資訊組義工提供丁渚鎮攤位所展示的紫砂杯,竹節把手吸睛。 圖/記者林洛瀅米飯的原料烏糯米。圖/記者林洛瀅 【記者林洛瀅宜興報導】民眾來到佛光祖庭大覺寺參加「二○一四中國宜興國際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素博會,除了品嘗各攤小吃,還能感受素食影響力與在地文化。昨日主辦單位舉行「素食美談」講座,邀請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姚鳴京暢談素食對藝術與修行的關聯,另外宜興主題館串連「蝶水風情園」,以當地五個鄉鎮推出主題館,逾一百七十個展位呈現地方美食與文化,昨吸引三萬五千人來訪。 茹素深化藝術 談到素食,大家最先會聯想到菜餚與烹調方式,其實素食與藝術有著極奧妙的關係。姚鳴京因父親離世而茹素二十年,他擅長山水、人物國畫,意外發現吃素幫助國畫藝術造詣。他表示,自從吃素後,對於國畫內涵有了更深體驗。 「吃素可以吃出百家味,作畫要畫出個人風格,我若不吃素,就沒有今天的畫作風格。」姚鳴京強調,畫作靈感要深入心靈境界,惟有無外求、往內心自省,創作作品才有靈魂、獨特性,也才能稱得上是一幅好作品。 位於大覺寺A區展廳的宜興主題館,串連「蝶水風情園」,展出西渚鎮、張渚鎮、太華鎮、丁渚鎮、湖■鎮,以觀光旅遊、人文歷史、藝術、農特產、名產等為主軸,民眾走完一圈彷彿走遍五大鄉鎮。 蒲公英入菜 宜興市旅遊園林管理局黨委委員徐雯霞表示,前兩屆宜興素博展吸引大批人潮,今年配合大覺寺規畫「蝶水風情園」,要將宜興旅遊融入素博會,讓民眾品嘗素食,也欣賞大覺寺與宜興美景。 張渚鎮盛產梅子,主題館不僅推出相關產品,大眾也可以欣賞當地最新培育、可食用的玫瑰花;丁渚鎮主題館則示範紫砂壺製作;湖■鎮主題館則擺設蒲公英、地衣等八種農作物。宜興竹海國際會議中心營銷部經理表示,蒲公英可涼拌,直接川燙再拌上調味料就可食用,而地衣外形與紫菜相似,煮湯後口感較柔軟。 在蝶水風情園的西渚鎮攤位,有草莓、小番茄等常見水果,最特別的是,「大櫻桃」又稱昂珠,有紅色、黃色,口感清甜又多汁,屬當地特有水果。此外,宜興紫砂壺與茶葉相當聞名,具有藝術工藝價值。葛盛陶莊職員蔣立新說,紫砂壺製作陶土的礦石特殊,用手摸觸紫砂壺內部材質,會感覺有砂感,外表雖不光亮但紫砂有亮晶點。 前一篇文章 佛光橋 下一篇文章 佛光橋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 作者其他文章信仰與人生 圓香居士精進念佛 病中破參2015台北素博會 李如麟唱〈詠歎詞〉 王彩樺連4年與會人道救援典範 四合一團隊榮歸叢林學院生活展 請進佛光山主題館四合一救援總隊 光榮返國3受困台灣人 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