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屏東訊】「快樂的第八節課」,屏東市中正國中從這學期起,將每天的最後一堂課,改為二十六個社團和補救教學,學生依興趣參加、多元學習,延伸自然課程或學習外語,增加課外知識。
中正國中七年級六百多位學生,第八節課鈴響後,就到專門教室上課。像是日語課教日文歌曲、韓語課看短片學日常對話、武俠小說導讀,學習金庸與古龍的武俠小說、英檢課協助學生考試,更少不了學生熱愛的機器人課程,種類琳瑯滿目。
學生依興趣選填志願上課,每人學習兩至三種課程,樂隊課學生從不會看樂譜,現在已學會吹奏薩克斯風演奏國旗歌。社長鄭雅毓說,很幸運有社團課,讓只會直笛的她培養出第二專長,未來有機會可以在升旗典禮演奏,也能代表學校參賽。
還有科學社團延伸自然課「蛋的構造」,製作雞蛋標本,先用針筒打入空氣抽出蛋液,再打入水清洗,學生分組動手做,教室充滿歡笑聲。學生說,很喜歡做實驗,第八節課很好玩,大家都喜歡。
校長林景祥表示,因應十二年國教,要打破傳統、走在前端,校方向教育部申請約百萬經費做補救教學,各班約十位同學在第八節課複習數學和英文,其餘學生則參加社團,創全縣之先。
校長發想後讓教務主任梁麗妹執行,利用寒假排出課程,由校內老師組成團隊,設計整學期課程,部分專業課程再聘校外老師教學,校方表示,語文和樂團等師資尋求困難,未來將逐一克服,逐步增加師資和社團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