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寶塔,始見於中國的唐代(六一八~九○七),之後不斷建造,但沒有固定的樣式。後來流傳至日本,型制發展成突出的兩個特點:第二層平座部分凸出一個大圓肚和兩層塔檐。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文與圖/佛教美術圖典編輯部提供
多寶塔,始見於中國的唐代(六一八~九○七),之後不斷建造,但沒有固定的樣式。後來流傳至日本,型制發展成突出的兩個特點:第二層平座部分凸出一個大圓肚和兩層塔檐。
根來寺多寶塔,又稱大塔。位於日本和歌山縣那賀郡岩出町根來寺。始建於室町永正十年(一五一三),雖歷經桃山時代(一五七三~一六一五)之戰火,然倖免於難,保存迄今。此塔仿高野山根本大塔興建。一九五二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該塔二層,通高三五‧九公尺,邊長一四‧九公尺,頂鋪筒板瓦。第一層面闊、進深皆五間,塔檐向上延伸,與第二層圓形塔身渾然一體,狀如龜腹。
第一層檐下採二跳斗栱,第二層則為四跳,檐下均施二重檐椽;第二層出檐深遠,檐下四隅立柱,支撐塔檐;塔剎有九層相輪,相輪上四條拉鏈懸垂檐角,檐角懸掛風鐸。
塔內第一層採二重圓形列柱,此形式是多寶塔現存唯一的遺構。四天柱間設須彌壇,供奉五方佛,即大日如來、阿?佛、寶生佛、不空成就佛、無量壽佛。
《世界佛教美術圖說大辭典》由星雲大師總監修,佛光山宗委會策畫,分類彙編各門類藝術及藝術家,按建築、石窟、雕塑、繪畫、書法、篆刻、工藝和佛教美術人物,總成八大類計二十卷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