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文山中學籃球校隊教練的傅達 仁(右),與劉俊卿在冠軍獎盃前合影。圖/人間社記者何曰昌
劉俊卿的專屬櫃中,陳設各種籃球歷史文物。圖/人間社記者何曰昌
【人間社記者連憶蘭桃園報導】由體育署與國立體育大學合辦的「籃球歷史回顧特展」日前開幕。主辦單位邀請籃壇大老劉俊卿回顧多年來對籃球的耕耘及展出個人收藏,他還介紹籃球發展史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籃球觀」,讓國人一睹封藏的籃球祕寶。
劉俊卿現任今年SBL達成三連霸偉業的璞園男籃隊總經理。站在展櫃前,他回憶,小時候雖長得比別人高,但三十秒投籃只進兩球,被體育老師譏笑「青阿長(台語),有什麼用,投籃只進兩球!」這句話激勵他發憤苦練,而後在參加全台聯賽時,獲得聯勤隊球探青睞,加入曾經風雲一時的駱駝隊。
回憶早期的球場點滴,他說,當年設備不佳,常把球鞋磨破,就到腳踏車店找黑膠胎來補鞋底。當時最大的球鞋尺碼只有四十號,穿四十二號的劉俊卿只能忍痛把腳趾硬擠進去,「為了籃球,我毫無怨言,甘之如貽。」
那個年代,中華男籃參加亞洲錦標賽,選手的球衣胸前、背後都有國旗,希望藉由球賽讓台灣揚名國際。劉俊卿也是「背著國旗」的成員之一,為國奮鬥、爭光多年。
「不僅要求自己籃球打得好,還要求大學成績每學年都保持前三名。」打球、求學之外,劉俊卿還打工賺學費。有了這樣的成長經驗,他在成為教練之後,也嚴格要求球員注重品行,嚴禁抽菸、喝酒、不可使用不雅詞彙,也要求學業上要拿出好成績,甚至鼓勵球員學習行政工作,未來離開球場,不怕沒有就業機會。
他也談到星雲大師的「籃球觀」,以及和大師三十年的緣份。「星雲大師是我心目中最偉大的教練。」中華男、女籃隊曾在劉俊卿帶領下,前往佛光山聆聽大師開示。「你們要服從裁判,聽從教練指導。」大師對籃球理念的支持與鼓勵,讓所有球員心生歡喜,受用無窮。
劉俊卿目前正籌備籃球文物歷史博物館。這場文物展也將他的每場球賽評論手稿、計畫書、剪報、檢討報告、球衣、照片等收藏品一一陳列出來,引領民眾走過台灣籃球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