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第一艘專門用於研究太陽系外行星的法國製太空船「柯洛號」(COROT),二十七日由俄羅斯火箭搭載,從哈薩克境內的拜科努爾發射場升空,將展開兩年半的太空之旅,遠赴太陽系外尋找與地球體積相仿,適於人類居住的行星。
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從一九九六年開始進行「柯洛號」太空計畫,歐洲太空總署(ESA)於二○○○年加入。參與計畫的還包括奧地利、西班牙、德國、比利時、巴西。
追星計畫共耗資一億七千萬歐元(約台幣七十三億元),其中七成五由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提供,光是「柯洛號」製造費用就占了最大一部分。鑒於其重要意義,這項計畫被譽為「二十一世紀哥倫布」。
一九九五年天文學家首次觀測到太陽系外行星,之後又在太陽系外發現二百多顆行星。但這些行星大多為氣體行星,最小的岩石行星體積也是地球的五倍多。
全球目前大約有三十個追星計畫在進行中,但科學家認為,受到大氣層的影響,太陽系以外的行星光芒不容易被偵測到,因此他們希望利用在大氣層以外運行的太空望遠鏡,來偵測大小類似地球的行星。
載有三十公分口徑的高精密度天文望遠鏡和兩台攝影機的「柯洛號」,能偵測到只比地球大兩、三倍的太陽系外岩石行星,將在十二萬顆恆星中,尋找系外行星的蹤跡。
「柯洛號」運作原理是系外行星穿越望遠鏡和恆星之間時,恆星光芒將會減弱。
此外,「柯洛號」也可探測恆星內部震波導致的亮度變化,幫助天文學家精確計算星球的內部構造、年齡與成分。
歐洲太空總署科學家沙斯伍德表示:「『柯洛號』有兩個目的,首要就是尋找太陽系外的固體星球,這是項新科學,是確認太陽系以外是否有類似地球存在的第一步。」
沙斯伍德說:「我們會找到近似地球的行星,我們也接近找到可以適合生命存在的恆星。」
「柯洛號」計畫首席科學家巴格林說:「這只是個小計畫,資源也很有限,卻能為日後的任務指出該尋找的種類。」
美國預定二○○八年發射太空探測船「克卜勒號」,功能將強化到可以搜尋大小類似地球的行星,屆時或許可以解開太陽系以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