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近年來,國際貨幣基金(IMF)因為在希臘、葡萄牙等國政府推動減支與增稅的「撙節政策」而遭致強烈批評。總裁拉加德十二日表示,國際貨幣基金已經有所改變,不會再像二十年前對貧窮國家那樣,實施嚴苛的「結構調整」計畫。
國際貨幣基金與世界銀行自十一日起在華府舉行春季例行會議,十二日記者會上一名迦納記者提到,該組織過去在非洲與南美推動結構調整計畫,條件之嚴苛使迦納產生「恐懼症」。
拉加德回答說:「結構調整?那是在我上任前的事,我對此沒有概念。我們已不做這種事。」
拉加德強調,國際貨幣基金現在設定的貸款條件,是與受援政府一起決定的,她補充說,「你必須了解我們已經改變提供金融援助的方式。這還是要以夥伴關係為基礎。假如基金被要求協助,那是因為這個國家覺得無法自主決定,需要後援與財務支援,確保能夠取得足夠資金」。
她說,國際貨幣基金也提供國家技術協助,幫助打造管理經濟的能力,「所以這是我們的新面貌」。
然而,救援貧窮的英國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反駁,國際貨幣基金的計畫跟以前類似。華府樂施會會長孟布萊爾說,「撙節計畫與一九八○及九○年代在窮國實施的災難性結構調整,兩者相似度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