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雖然豆芽便宜又好買,不過消基會提醒民眾,豆芽有時會含有漂白劑,長期食用恐造成肝臟和腸胃傷害,還有致癌風險。消基會呼籲,挑選豆芽要帶有根部,至於外觀白嫩肥胖的豆芽菜,少吃為妙。
「挑豆芽第一個要看的就是有沒有根,市面上的無根豆芽,是將根部截切後再包裝上架,截切處會呈現深褐色、泛黃,不僅豆芽本身的生命力下滑、營養也會隨著流失。」消基會食品委員會委員鄭正勇指出,很多豆芽菜的「賣相」很好,筆直肥胖且顏色十分雪白的芽體,很可能是添加生長激素、工業級漂白劑等化學肥料的結果,「根部、芽體、種皮都被完整保存的鮮活芽菜,這種芽菜最健康、也最具有營養」。
鄭正勇說,想在家中自製芽菜的民眾,記得要選擇未經藥劑處理的芽菜種子,並用煮過的冷開水,或過濾後可飲用的水來孵芽菜。鄭正勇特別提醒,孵芽菜的前幾天要給種子適當水分,同時也要注重排水,因為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很容易導致芽菜腐爛、發霉,一定要特別注意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