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保守黨公布英國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十二位人物,特別指出據多項調查發現,許多英國兒童的基本歷史知識十分貧乏,「國家記憶的失去代表的是國家認同的消失」,所以英國民眾必須加強了解歷史,特別是影響英國發展的重要人物。
歷史是經驗、是教育、是學習、是提醒,更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資產,從負面表列中我們可以學習教訓、避開錯誤、避凶趨吉;從正面表列裡我們可以樹立標竿、追慕前人、學習典範。
所以社會要進步,不能忘了歷史、不能沒有典範。什麼是典範,就是一些久遠的聲音、一些偉大的作為、一些不朽的精神、一些立功的成就,成為社會的脊椎,撐起了整個國家的骨架,刻印著事蹟、標記著仁義,永遠為後人所景仰、為後人所敬愛、為後人所學習,這就是典範,也是歷史存在最大的價值與意義,歷史確立典範,並彰顯典範。
在台灣只有政治圖騰,沒有歷史典範,因為我們用政治立場來解讀典範,沒有典範我們就沒有標竿可以追慕、沒有精神可以建立、沒有典範可以學習。
如果我們也來選十二位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保證眾說紛紜,顏色絕對是重要的考量。事實上連英國此次都批評聲不斷,因為科學家達爾文、大文豪莎士比亞、前首相邱吉爾等沒有上榜,令支持者不滿。
文天祥所以從容就義,因為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台灣,我們的典型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