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在3D互動式電子筆內建三軸加速度計、陀螺儀等元件,藉此達到凌空書寫功能。
圖/許煜亮、成大提供
團隊在3D互動式電子筆內建三軸加速度計、陀螺儀等元件,藉此達到凌空書寫功能。
圖/許煜亮、成大提供
為了提升手寫輸入的辨識率,王振興與團隊還集思廣益、自行設計「手寫辨識資料庫」以及分析演算法,藉此將書寫的辨識結果輸出、傳送至文件檔案裡;甚至還能利用手勢辨識演算法,把操作電子筆的手勢轉換成可遙控電腦作業系統軟體的操作功能,讓電子筆不單單只能用來書寫而已。
大家或許好奇,凌空書寫的祕訣為何?王振興表示,團隊在3D互動式電子筆內建了三軸加速度計、陀螺儀、電子羅盤等元件,當使用者操作電子筆時,就可藉此來感測手部的移動速度,判斷立體座標旋轉角度,以及辨別位置等,透過這些資訊的收集,再藉由無線射頻或藍芽傳輸技術傳至電腦系統,就可了解電子筆的書寫軌跡,因而達到凌空書寫的功能。
除克服手寫輸入缺點外,王振興說,3D互動式電子筆還能依使用者需求來量身打造,設計3D手寫辨識系統、生物簽名辨識系統、遠端手勢控制等功能,甚至還能設計出「行人導航」系統,應用於失智症患者在建築物內的微行導航,感測他們的位置所在。
以生物簽名辨識系統為例,王振興解釋,就是透過生物特徵來進行辨識,像是以瞳孔開鎖、人臉辨識功能等,而3D互動式電子筆因為是凌空書寫,所以旁人無法得知寫字者的書寫力道與軌跡,更具有隱密性,因此亦可發揮「科技電子鎖」功能。
不只如此,電子筆還能與未來教室相結合,提升現有電子白板的功能性,讓老師可以走入學生群中進行互動教學,讓教育更海闊天空、不受限,藉此達到翻轉教學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