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墨山人」黃炳銓以毛巾當筆現場「揮毫」,這手布書畫絕活,讓大家嘆為觀止。
圖/王昭月
【本報高雄訊】「我這生的願望,就是要讓大家知道有布書畫。」現年七十八歲的黃炳銓,以毛巾代毛筆,鑽研布書畫逾四十年,作品似字似畫,自創一格,昨日他受邀到仁武區公所揮毫,展露絕活,讓人嘆為觀止。
「布墨山人」黃炳銓以毛巾揮毫,只見他手拎毛巾蘸墨,在畫紙前構思片刻後下筆,下筆後一氣呵成、一筆成形,功力到位。畫紙上的書墨線條,虛實相間且餘留布巾的理路,在場的前仁武鄉長沈英章等人無不拍案叫絕。
「下筆就不能停,否則就成敗筆」,黃炳銓四十多年前看到抹布擦過桌子後殘餘的水痕很有意境,啟發靈感,自此嘗試以布作畫,任何能吸水的布經摺成長條蘸墨就寫,開發出「布書畫」。
多年來他從不間斷練習,從擺桌、上宣紙到下筆都嚴謹以對,他說布巾不像毛筆有頭有尾,但寫出的字,線條陰陽並呈,作品很具動感。
黃炳銓自創的布書畫,投稿日本大書藝院,美術館無不獲獎,大陸人士也收藏不少,他開出學費五十萬的高價尋求有心人傳承,但至今沒人學得上手。「一個字的行筆,可以變化萬千」黃炳銓的布書畫,下筆講究靈感,歷練多年,已練到筆隨意轉,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