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文瑜(功文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台北連續下了好幾天的雨,趁著沒下雨的空檔,同事帶著兩歲六個月的孩子到附近的公園玩溜滑梯。孩子好幾天沒有出外遊玩,一到了公園,看到熟悉的遊樂器材,開心地跑上跑下,玩得不亦樂乎!雖然是陰陰的天氣,但孩子盡情玩耍奔跑,還是流了一身汗。看到孩子如此愉快自在地遊玩,同事十分開心,她覺得這個年紀的孩子本身就很好動,如果能讓他們盡情奔跑遊玩,舒展全身肌肉,不僅有助孩子動作技能方面的發展,對孩子的食欲也有相當大的幫助。
同事輕鬆愉悅地坐在一旁,看孩子快樂地在公園裡玩耍。後來,公園裡來了一對母子,那個孩子很黏母親,不管玩任何遊樂器材都要母親跟在身旁。他拉著母親陪他一起玩溜滑梯,拉著母親陪他一起玩盪鞦韆,後來他想玩搖搖馬,但試了一下發現爬不上去,便用眼神要求母親抱他上去;那位母親想都沒想就伸手抱起他坐上去,孩子坐了一會兒,便吵著要下來,隨後又拉著母親到其他地方玩耍。
過了一會兒,那對母子坐在同事身邊休息,那位母親看到同事的孩子自己爬到搖搖馬上面玩,一臉羨慕地說:「哇,妳的小孩真厲害!我的孩子四歲了,還爬不上去,每次都要我抱他上去,妳的孩子看起來還很小,竟然能夠自己爬上去,真的很厲害,他的運動神經應該很發達吧!」
同事笑著說:「他剛開始也不會爬,不過,我都鼓勵他要自己練習看看,如果他試了很多次還不成功時,我才會伸手拉他一把。每個孩子都需要練習的機會,如果孩子一開始就認為大人會幫忙,很容易放棄自己練習的機會,那麼往後恐怕需要加倍的練習才能學會。」
那位母親聽了若有所悟,不過,她想了一下又皺起眉頭說:「我也希望孩子能有多一點的練習機會,不過,我的孩子天生就比較膽小,每次要他練習做一些事情,他就很害怕,一直吵著要我幫忙。」就在這個時候,她的孩子又拉著她的手吵著要去其他地方玩,那位母親只好匆忙地跟同事說再見。
每個孩子天生的性格和氣質都不太一樣,要用什麼方式去引導孩子、教育孩子,其實是平常和他相處最久的父母最了解。所以,在了解孩子性格的前提下,運用最適當的方式引導孩子學習,才會對孩子有最大的幫助。
不過,即使每個孩子個性都不相同,但在面對各式各樣的學習內容時,「充足和適當的練習時間」是每個孩子都需要的。如果認為自己的孩子膽小就減少讓他練習的機會,這樣反而會讓孩子對該項內容感到陌生和害怕,久而久之,也會養成凡事依賴的習慣。
因此,當孩子表現出害怕或不想練習時,父母要做的,不是阻斷孩子學習的機會,而是用另一種更積極的方式,一步一步引導孩子學習並鼓勵他積極練習。當孩子一次次得到正面的學習經驗,以及良好的學習成效,就會對該項內容產生更大的學習興趣,主動練習的欲望也會愈來愈強,有了充足的練習,他們自然能學會該項技能,並且駕輕就熟。
心情小語:運用正面積極的鼓勵方式引導孩子主動學習,便能建立孩子對學習的自信心,並產生更大的學習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