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騎單車同時累積虛擬能源貨幣,還能拿貨幣到特約商店購物,節能減碳又省錢」,清華大學生黃致豪,某天在健身房運動,腦海突然有這個瘋狂想法,引起三個朋友共鳴,把腦海的天馬行空想像,化為實際提案,報名參加由法商施耐德電機舉辦的「校園綠能創意競賽」,從三十二支大學生團隊脫穎而出,拿到第一名,不僅抱走五萬元獎金,還有機會到施耐德的法國總部實習。
校園綠能創意競賽已連續四年舉辦,每年都在全球七十多個國家同步舉行,競賽要求學生提出創新的節能想法,並全程以英文作簡報,從學生的創意、商業化實力以及簡報的臨場表現評分。
成大學生盧心慧、張古東、蔡岳剛、蔣多忱則將UBike腳踩前進帶動頭燈發電的技術,延伸到賣場手推車;消費者推車前進時也儲存電力,能轉給車上螢幕使用,獲得第二名。蔣多忱說,當消費者把商品放入推車時,透過RFID技術(無線射頻辨識),商品、價格都自動記錄在螢幕,結帳時,只要刷螢幕最後總價格即可,不用大排長龍刷商品條碼,省下不少人力與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