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研發電燈鎢絲,歷經成千上萬次的失敗,鄉親都不捨,集體上門安慰,他反而安慰鄉親說:「其實我是成功成千上萬次,因為證明這些材質不合適,你們要高興才是,怎會安慰我?」事情總有兩面,「失敗」或是「成功」,全由自己定義,愛迪生就這樣把一次一次的失敗視為成功,終於發明了電燈,造福世人,也為自己揚名立萬。
人,最怕的是眼高手低,自己沒有什麼本事、沒有什麼功力,但卻要求很高,經常處在失敗的低潮困境中,束手無措,不知如何擺脫,別人看他很可憐,但又不知如何幫助他。
愛迪生卻能把失敗視為成功,樂觀以對,累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經驗和教訓,化阻力為助力,終於嘗到成功的滋味,造福人類,成就自己。
人往往對外求高,但真正需求卻低,有點自我折磨、自我虐待。要求高並沒有錯,錯在自不量力、資質不夠,此時若是主客觀因素不容,加上因緣不具足,想往高處確實很辛苦。如能吃苦當吃補則又另當別論,有人先天條件並不怎樣,卻能埋頭苦幹,精益求精、超越自己、發光發熱,成就不可能的任務。
要求高成就大,需求低較舒活,看你怎麼選擇,人各有志,不必強求。(加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