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藝術才能班招生簡章出爐,多數學校把國中會考學科成績當成報名門檻,師大附中、中正高中及新莊高中的美術班門檻最高,要求學生五科都達「基礎」門檻、作文要達四級分,若沒達標,術科也不用考了。
高門檻引起家長群情激憤,在「新北家長自救聯盟」臉書上批評教育部宣導十二年國教要適性揚才,結果仍比學科成績,根本換湯不換藥,直說被教育部騙了。
雖然教育部國教署副署長黃子騰澄清,但並沒有與有意見的家長達到共識,站在協助學習的立場,公立高中門檻設定,應該不意外,但該還有妥協的空間。
往前推,現階段公私立國中的音樂、美術、舞蹈等才藝班,透過跨學區入學的,哪一個學生在國小的成績不是頂呱呱的。
我曾任教學校的音樂班,每次段考的成績大都是班平均名列前茅,教務處安排的老師也多是績優老師,國二之後的國英數理等科目補習有增無減,三年之後至少有一半不選擇高中音樂班,而轉進明星高中普通班。如果不是家長與學校偏重智育成績,他們何苦千里迢迢越區到本校受教與放棄繼續在才藝班受教?
我舉實例要說的是,教育部、學校與抗議的家長要面對釐清才藝班設定的宗旨與有否落實?如果仍是掛羊頭賣狗肉,不如回歸社團方式。
如果從中央到地方縣市有一定的音樂、美術、舞蹈等才藝競賽,獲得前三名學生可以不考慮會考成績,相信家長都會平心靜氣地接受。
回到學習的大方向,除了少數具有才藝的高中學生不想升讀大專院校本科系繼續深造,想要更上層樓的學生如果沒有基本的會考「基礎」,他們有何條件在大學殿堂將才藝學習層次拉高?
教育部應該要求這些被認定標榜需門檻的公立高中給些「彈性」,如果能把所有大專院校與音樂、美術、舞蹈有關的科系,一併提出甄選的學測甄選門檻,或許因為有一貫的升學管道,讓台灣的才藝教學有守有為。
韓靖(新北市/退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