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醫師柯文哲準備參選台北市長,其個人風格突出「政治素人」直率、敢言特質,意外颳起一陣旋風,引起小市民和中產階級共鳴。
「柯文哲」現象之所以興起,乃是他發言往往一針見血,切中要害,讓民眾產生認同感,以及他打算以「在野大聯盟」角色投入首都市長選戰,讓厭倦國、民兩黨政治惡鬥的選民,有情緒發洩的出口,所以他能在民調與連勝文並駕齊驅。
柯文哲雖在言論上博得民眾好感,替嚴肅的選戰注入了新話題。但要維持選戰續航力,創造議題聚焦效應,爭取多數選民支持,不能只靠個人的魅力與麻辣的「語錄」。
如何描繪出清晰的市政願景,提出住宅、環保、托育、教育、老人照護、青年就業和產業經濟發展等合乎小市民需求的佳餚,並且強化治理能力與政策落實的魄力,才能與「庶民」的要求連結,「政治素人」投入首都市長選舉之路,才能走得穩重和踏實。
羅元泓(新台北/服務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