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滑翔翼 拍台灣

 |2014.02.24
1832觀看次
字級
 張大川認為空拍高度要恰到好處,太低看不出雄偉,太高則會影響地面景致的立體感。  圖/張大川提供
 張大川認為空拍高度要恰到好處,太低看不出雄偉,太高則會影響地面景致的立體感。  圖/張大川提供
 張大川認為空拍高度要恰到好處,太低看不出雄偉,太高則會影響地面景致的立體感。  圖/張大川提供

 【本報高雄訊】導演齊柏林搭直升機拍「看見台灣」紀錄片,飛行攝影者張大川乘滑翔翼、飛行傘,九年來用照片記錄南台灣山林、海岸,如畫的美景令人讚歎,但災後傷痛的國土景象變化劇烈,看了怵目驚心。

 五十四歲的張大川熱愛飛行運動,九年前架著無動力飛行傘遨翔天際,左側來了一隻大冠鷲,大冠鷲沒有撲翅,靜靜地伴著他一起御風飛翔了半分鐘,耳邊只有風切聲,感覺寧靜忘我。當時他為無法留住這個畫面扼腕不已,從此只要飛行,相機絕不離身。

 張大川都從屏東賽嘉航空運動公園起飛,飛行高度多在五百至兩千公尺。他認為空拍高度要剛剛好,太低看不出雄偉,太高會影響地面景致的立體感。

 「國境之南真是太美了。」張大川沿著東海岸前行,海水清澈,裙礁紋理就像一幅畫。他用鳥目的視野,巡航連接台東與屏東旭海的阿朗壹古道,台灣僅存的低海拔原始林區南仁湖,龍坑生態保護區的珊瑚礁台地,還在「天使的眼淚」嘉明湖上方縱覽玉山群峰,重重美景都在他的相機記憶卡裡一一停格。

 張大川順著南橫、荖濃溪飛過好幾回,八八風災前後山川變色的衝擊,至今還在心裡盪著。他說,多處河道都截彎取直,以前青翠的山峰變成光禿禿,看了很傷痛,更懂得山林保育的重要。

 張大川也拍下南橫埡口隧道東側坍塌前後的景象,青綠山林一夕之間化成灰色的崩石,「埡口真的啞口無言了。」

 張大川的攝影作品「想飛的理由‧鳥瞰高屏之美」,正在高雄文化中心至真二館展出至二十五日,「一張照片就是一分關心台灣的力量」,他希望攝影展能喚起民眾對生態環保的重視。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