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右)在佛館大覺堂談「佛法真義」,吸引僧信二眾逾二千人聆聽。左為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農曆初五,高雄市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第三場「佛法真義」講座,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與僧信二眾逾二千人,合掌唱誦〈佛寶讚〉,恭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示。
【記者林洛瀅大樹報導】農曆初五,高雄市佛陀紀念館大覺堂舉辦第三場「佛法真義」講座,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與僧信二眾逾二千人,合掌唱誦〈佛寶讚〉,恭迎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開示。
迷信
傳統: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表示,做任何事情,如出門、購屋,選擇良辰吉時、要看地理風水方位,實為「迷信」。
真義:大師表示,信仰很重要,迷信只是不理解,邪信比迷信更糟,其實,日日是好日,處處是好地;虛空本無方向,東南西北四方由人假定。以時間而言,當某一國家時間放諸國際,因受時差影響,數據並非相同,若子女結婚必須合八字、選時辰,自古多少佳偶因迷信受影響。
過年到寺廟爭頭香、爭頭鐘,激烈過程常有人受傷。大師認為,燒香要恭敬,人人都有自己的「頭香」,只要是在新的一年點燃的第一炷香,都可以視為「頭香」。
大師提及,佛法是給人方便,燒頭香應改為燒年香,不限半夜十二時才點香,並強調,佛光人要跳脫神權觀念,不要受到神權、迷信而控制人生方向。心中要有正信,不受時空地理影響,找到正確信仰最重要。
天堂淨土在心中
傳統:人時常不解地問:「『天堂淨土』到底在哪裡?」
真義:大師表示,若問:「天堂地獄何在?」其實生活無憂無慮、生活環境舒適,就是天堂;當生活充滿苦惱病痛,就如同身處地獄,尤其市場肉販殺生不斷,實為地獄寫照。據《阿彌陀經》云:「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雖然看似遙遠,但是心念一動,即刻是天堂或地獄。
大師表示,人間佛教倡導禪淨共修,解在一切佛法,行在禪淨共修,祖師大德參禪一句話便悟道,修行需要領悟法意。
淨土在心中,「心」向外追求,是金錢、愛情、人我是非;往內心追求,就是淨土。不論身處何地,處處是淨土,大師強調,不要捨近求遠,道有古今,悟在當下。
男女平等
傳統:慈惠法師問:「社會觀點似乎認為女性地位比男性地位略低一籌,宗教界是否也存在男女不平等現象?」
真義:大師表示,早年台灣有許多養女,總認為生女不好,自古以來,中國女性較為辛苦,若丈夫事業不順遂,就怪妻子是掃把星,或形容女性為蛇蠍美人、最毒婦人心、母老虎等;反觀西方社會,將女人視為女神、和平天使;佛教則有勝鬘夫人、觀世音菩薩等,象徵女性的慈悲與氣質。
大師強調,男女應平等,人品好壞要以道德衡量。家庭方面,若將家人視為諸上善人的三好人家,自然家庭和順。
大師表示,早年撰寫《釋迦牟尼佛傳》時,統計佛陀在世有千餘名女羅漢,卻鮮少被宣揚,故佛館十八羅漢雕像增設女羅漢,希望提倡男女平等。
佛典記載,《大寶積經》妙慧童女七歲登台說法,文殊菩薩更禮敬為師,大師認為,應以真理為師,不可有男女差別,人間佛教倡導平等,唯有心懷慈悲,世界才能祥和。
忍
傳統:慈惠法師問:「『忍』是六度波羅蜜修行法門之一,卻總認為很難做到。」
真義:大師表示,忍是智慧、力量,意涵分為生忍、法忍、無生法忍,一般人將忍辱視為被罵不回口、被打不還手,因為害怕對方就忍耐,但此做法只能算世間法的修為處事。
大師認為,佛教的「忍辱」是要修行實踐,「生忍」是指生存、生活、生命層次,做法包含認識、接受、化解、負責。例如:認識物品、人品好壞;接受父母責罵、他人讚美;仰賴智慧,接受世間一切事情;做人處事、婚姻經營有責任感,面對考驗能懂得接受,以智慧化解。
「法忍」則是指冷暖人情、世間一切法;不論生忍、法忍要有觀空,生活中,空是無相,不論圓的、方的、長的、三角形皆是「空」。例如:戴念珠如廁,擔心弄髒;夫妻相處、結交好友因一句話生氣,很不值得。
「無生法忍」是佛法最高境界,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不計較遭受欺負、為難,反而自我要求更嚴苛,心要寬恕別人,以責人之心責已,以恕己之心恕人。
「把智慧留給自己,功德留在人間。」大師認為,理解正信、忍耐、慈悲、讚美、布施,將一生受用,亦勉勵大眾學習讚歎法門,夫妻每日相處至少說三句讚歎的話,幽默不傷人心;先生養家賺錢,也要帶來歡喜,妻子服侍先生,更要了解對方喜好、助其成就,促成五和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