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建築 世界7大家空間革命

 |2014.01.29
2400觀看次
字級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以竹子為建材的新作,呈現如火焰般造型,竹子並散發特殊的香味,帶給參觀者視覺與嗅覺雙重享受。 圖/中央社
布吉納法索的建築師克爾以蜂窩狀塑膠板架設類似隧道的建築體。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網羅全球最具創意建築師,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推出實體建築探索特展,讓參觀者不僅觀看並觸摸,感受建築在空間乃至生活的影響力,革命性的展出令人耳目一新。

 策展人古德威爾表示,傳統建築展大都展示建築模型、繪畫藍圖等,嚴禁參觀者觸摸,皇家藝術學院首次在館內安排建築實體,讓參觀者走動觀看,觸摸建築物,甚至可聞到展品散發的香味。

 她說,希望參觀者從展出的建築物思考,建築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如何影響我們的思考。

 古德威爾說,從構思到展出花費數年時間,邀請參加的七位建築師來自智利、日本、布吉納法索、中國等,呈現所代表的建築文化。他們都是聲譽卓著的建築師。

 皇家藝術學院請這七位建築師依博物館的空間,打造有個人特質的作品,為這棟一八六○年代興建的建築物呈現不同風貌。

 智利的夫婦檔P e z o v o n E l l r i c h s h a u s e n高八公尺,直接達展廳天花板的建築最為醒目,四支以智利松樹做成的圓柱,內有樓梯可走上屋頂,行動不便者可走後方斜梯,到達柱頂平台,參觀者可近距離看到博物館精緻的天花板裝飾,隨著透明天花板帶來的光影變化,也有不同的視覺效果。

 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使用來自京都、樹齡三到四年的竹子,不僅較易彎曲做他希望的造型,同時可釋放液體香精。他巧妙將竹子做成如同火焰般造型,光源從地面向上投射,走入展廳內不論視覺或嗅覺,都令人驚喜。

 大陸建築師李曉東以榛木做成迷宮,地面上打亮光,營造人走在雪地森林的感覺;最後是一大片裝有鏡子,地面舖有鵝卵石的禪意花園,呈現抽象的建築感觀。

 旅居德國的布吉納法索建築師克爾,以蜂窩狀塑膠板架設類似隧道的建築體,兩頭安排座椅,參觀者可坐下來休息沈思,一旁還放著滿彩色塑膠條的桶子,讓參觀者參與妝點建築物。

 其他參展的還有愛爾蘭知名的格拉夫頓建築師事務所,呈現明暗不同展廳,及葡萄牙師徒檔希札和穆拉的作品。

 這項特展一直進行到四月六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