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200米龍花燈 吳碧玲報佛恩

林洛瀅 |2014.01.28
2679觀看次
字級
佛光山佛光大道上的主題花燈「祥龍獻瑞」很有氣勢。圖/人間社記者慧延
中國花燈醮壇藝閣製作公司總經理吳碧玲(圖右)要挑戰不凡人生。 圖/記者林洛瀅
 二百公尺的大龍花燈,相當有氣勢。  圖/人間社記者陳碧雲

【記者林洛瀅彰化報導】繼去年佛光山春節平安燈會的「鸚鵡救火」、「目連救母」等五座佛典故事花燈後,中國花燈醮壇藝閣製作公司再度挑戰,分別製作二百公尺的「祥龍獻瑞」、「天堂在哪裡」花燈,難度比去年更高。儘管如此,對總經理吳碧玲而言,挑戰是為了創造不平凡的人生;在佛法薰習下,生命也變得更幸福。

中國花燈醮壇藝閣製作公司是頂尖的花燈製作團隊,全台灣知名宮廟的牌樓、花燈、藝閣、醮壇等,幾乎出自他們之手。信奉道教吳碧玲表示,第一次挑戰製作二○一三年台中燈會主燈「靈蛇護珠」,過程艱辛,因緣際會獲佛光山法師致贈「六字大明咒」平安符,冥冥之中,蒙受佛陀庇佑完成,因此發願:「未來要製燈供眾,即使賠錢也要報佛恩。」

去年修圖 次 一度想放棄

因深受佛恩感動,吳碧玲去年首度與佛光山合作;吳碧玲說,花燈概念由佛光山提供,設計與製作陌生的佛典故事,難度甚高,設計圖修改約六十次,加上佛光大道尚未完工,只能憑藉法師拍攝的照片預估燈台位置。

由於狀況不少,吳碧玲擔心花燈製作無法如期完工,一度想放棄。她說,第三次場勘,仍荒土一片,心中莫名恐慌,以過去製作花燈的經驗判斷,按照佛光大道施工進度,花燈要如期完工,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後來受法師感動,她克服困難;就在春節平安燈會倒數一個月,完成燈台雛形,「這讓我太驚訝,佛光山真的做到了!」

巨龍攀燈 考驗硬體技術

今年,吳碧玲二度與佛光山合作,分別挑戰二百公尺的「祥龍獻瑞」、「天堂在哪裡」主題花燈。吳碧玲說,從籌備到製作約半年,全由自己公司包辦,尤其要讓二百公尺巨龍攀附在燈台屋頂上方,考驗硬體壓破點等製作技術;而「天堂在哪裡?」原本預計八天完成,承蒙佛陀庇佑,工程提前結束。

吳碧玲與佛光山合作的最大感觸,是學會每天與時間賽跑、挑戰與克服困難,盡所能讓自己更進步。她說,接觸陌生的佛教領域,一路摸索並了解佛典故事,還多次到佛光山找靈感,「看到自己一次次克服難題,累積的經驗是花一輩子都學不到的!」

心中有法財 體悟有捨有得

「有了製作佛光山花燈的經驗,心中的『法財』成了意外收穫;家人看見我的改變,也支持與佛光山再續前緣。」吳碧玲表示,與法師討論,即使想法不同,也能慈悲包容。她說,學會從不同角度思考,個性也變得柔軟;在佛光山工作,學習到許多人生功課,也深深體悟到「有捨才有得」的道理。

常聽法師分享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提倡的「四給」精神,吳碧玲說,曾看到義工、法師一起製作燈牆,歡喜的態度、無怨的付出,令人感動;而民眾願上山賞燈,對製作團隊而言,更是為民眾「以燈說法」。

該公司負責人林建興擅長技術面,吳碧玲則負責業務,夫妻倆過去常為了工作意見不合,自從接觸佛光山工作,吳碧玲表示,「現在說話變得柔軟,會讚美先生,先生不但覺得我變體貼,子女也感到家庭和諧,很感謝佛光山,讓我第一次深刻感受幸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