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前高雄市國樂團音樂家施靜華因昏迷電擊,造成智能行為猶如三歲孩童。
去年她參加台南市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開心領取獎狀時,卻發現獎狀上寫著「女子『智障』十六歲以上組」,讓施靜華的丈夫難過落淚。
「智障」雖是「智能障礙」的簡稱,但在國人的語感中,「智能障礙」感覺上是較為中立字眼,「智障」卻帶有嘲笑與侮蔑意涵。
也許台南市主辦運動會的工作人員一時的疏忽,未意識「智障」一詞所隱含的負面意義,但這個無心之過,卻深深傷害了家屬的心,倘若工作人員多些「同理心」,便可避免無意之害。
有鑑於「智障」容易淪為負面辭彙,近年來用「心智遲緩」取代「智能障礙」,防止無心傷害。
台南市政府主辦身心障礙國民運動會的用心值得肯定,若能使用較為中立的「心智遲緩」取代「智障」一詞,皆大歡喜。
廖經庭(桃園/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