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樞綜合外電報導】為宣揚禪宗六祖文化、傳承六祖智慧,中國大陸廣東省韶關禪宗祖庭、嶺南第一禪寺南華寺日前舉行儀式,贈送《三十二篆體六祖壇經》給韶關市圖書館、檔案館、文化局、史志辦、曲江中學等九個單位,由韶關市曲江區副區長盧春燕代表接受。
六祖本無著作,是弟子法海法師將其一生的講法內容蒐集整理而成《六祖法寶壇經》。上千年來,六祖禪法影響深遠,前往南華禪寺聽聞《六祖壇經》的海內外信眾絡繹不絕。
為紀念建寺一千五百一十年、六祖惠能大師圓寂一千三百年,南華寺興建占地約八十畝,仿唐代建築風格的「曹溪講壇」,專為宣講《六祖壇經》;首次出版《三十二篆體六祖壇經》,是史無前例的創舉,目的在宣揚禪宗六祖文化,傳承六祖智慧。
《三十二篆體六祖壇經》的出版,是世界佛教文化的重要文獻,極具歷史意義與研究價值。
南華禪寺住持傳正和尚表示,篆書是佛祖在世時中國使用的文字,而《六祖壇經》是唯一由中國人自己創作的佛經。因此,以三十二種古篆體書寫《六祖壇經》,方能顯示《六祖壇經》的源遠流長,更體現佛教與中國文化的緊密關係。
新版的《六祖壇經》,以明代曹溪珍藏本為藍本,此版本經過高僧虛雲老和尚校對,並題字作序,十分珍貴。所有經文全部用垂露篆、龍爪篆、纓絡篆、科斗書等三十二種風格各異、字形奇特的古篆體構成。
為找出這三十二種現已極為罕見的古篆體,寺中僧人查閱無數經書,參照清乾隆帝御制三十二體篆書《盛京賦》等古籍,而《六祖壇經》有二萬多字,要一字一字找出來,再反覆對照修改,歷時六年才完成。
首次出版的《三十二篆體六祖壇經》,限量印刷七百套,每套四本,印刷紙張為江西千山縣手工製作的上好宣紙。
首印的經書,除了贈與參加「六祖圓寂一千三百年」紀念活動的海內外民眾外,還贈送多家知名圖書館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