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賽塔號」在台北時間昨天凌晨二時十八分向地球成功傳回訊號,歐洲太空總署署長杜爾丹(左)和太空中心主任雷特非常興奮。 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探測彗星的歐洲太空船「羅賽塔號」(R o s e t t a)昨天從近三年的冬眠中甦醒,以完成一項為時十年的外太空任務。科學家希望,這項任務有助解開太陽系的某些謎團。
羅賽塔號上的電腦設定在二十日甦醒,跟蹤導航系統開始逐漸升溫,八個多小時後,在台北時間昨天凌晨二時十八分向地球成功傳回訊號,歐洲太空總署(ESA)非常興奮。
歐洲太空總署二○○四年發射羅賽塔號,追逐「67P/C h u r y u m o v-G e r a s i m e n k o」彗星。探測器抵達木星軌道附近後,因距太陽太遠,其裝載的太陽能電池無法從太陽獲得足夠的能量。
為了給最後階段的追逐保留電力,研究人員從二○一一年六月八日開始,讓羅賽塔號進入休眠狀態長達三十一個月。
羅賽塔號預計今年將與67P/C h u r y u m o v-G e r a s i m e n k o彗星會合,並將探測器裝在這枚彗星上;這是前所未有的操作。
彗星由冰和塵土組成,據信是太陽系誕生初期的殘留物。科學家希望,這個探測器所蒐集的資料,可用來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並據以探索太陽系誕生時的世界原貌。
這項任務將寫下若干歷史性的第一,例如首次有太空船繞行彗星四周,而非只是掠過一側拍照;而在彗星核上裝置探測器,也是史上首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