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古老工藝千傳流 身手作新寵兒變 文與圖/羊毛氈手創館 |2014.01.19 語音朗讀 181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結合蠶絲布製作的小洋裝,讓羊毛氈製品夏天也能穿上身。 這件由「羊毛氈手創館」發起,集九位羊毛氈手作者共同創作的大型作品,裝置於熙攘的人行道上,為都市妝點一抹綠意風景。 ▲可愛的小花筆套最適 合小朋友的DIY手作。 ▼羊毛氈製作的各類居家布置飾品深受歐洲家庭的歡迎。 近年在台灣興起一股手作新風潮——羊毛氈, 它是一項流傳自中亞已有八千多年歷史的古老工藝。 這個史料記載中最古老的織品,究竟如何變身成為手作人的新寵? 提到羊毛氈,身處亞熱帶的台灣人對這個名詞似乎不太熟悉。其實羊毛氈就是縮過水的毛衣……所謂「氈」,就是羊毛纖維遇到水跟壓力就會彼此糾結、緊緊抓在一起而成為一塊布的狀態。因此,不需要針線縫合就可以「一體成型」正是羊毛氈最大的特性。 「簡單、容易上手,但變化性很多,很快就可以做出成品,很有成就感……」這是愛玩羊毛氈的手作人共同的心得。纖細柔軟的羊毛,一旦加水氈化之後,除了變小、變硬,還可以像玩黏土一樣任意塑型,因此在藝術領域被歸為「軟雕塑」。羊毛的顏色選擇多,造型變化也豐富,加上手作技巧不難,因而成為老少皆宜的手作入門選項。 在羊毛氈手創館可看到各式各樣生活用品,從項鍊、耳環、髮圈,到身上穿戴的圍巾、包包、靴子,還有夏天可穿的背心、洋裝到冬天保暖的大衣,都是羊毛加上水搓揉就可以製作出來的。 羊毛氈手創館負責人吳靜玲表示,不少國際知名品牌都發表過以羊毛氈製作的服飾,就連室內大型公共藝術作品也可見羊毛氈材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中央圖書館,牆上就是一巨幅羊毛氈裝飾。 大家熟知的蒙古包,遊牧民族稱「氈房」,也是羊毛氈製成。牧民們就地從飼養的羊身上取下羊毛就可以製作,因為它保暖、透氣加上可隨意摺疊、便利輕巧,而成為遊牧生活裡最佳的可攜式房子。 從傳統文化、常民生活到流行時尚,每個領域都可見羊毛氈的影子,這個素材的普及性真的很高。尤其在友善環境的意識抬頭後,大眾開始將環保概念融入生活中,對於物品的選擇不論生產過程或材質使用,都希望更貼近自然,羊毛氈這個古老手作也順應潮流,成了當今的復古新時尚。 前一篇文章 風格手機套 下一篇文章 當老夫子遇到法老王 熱門新聞 01薑黃抗發炎保護大腦 清自由基防智力退化2025.07.2902【閃文集】 喵聲的魔法2025.07.2903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12025.07.2904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5全民閱讀博覽會 南華大學傳遞書香 共建修行沃土2025.07.2906【寶島踏查】 松園別館:從軍事到藝文2025.07.2907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8賴索托佛光人 捐贈物資送暖2025.07.2909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10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夏日.孤荷【綠手指筆記】優雅的亞馬遜百合花【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III:讓稻田喘口氣 氣候友善農法 減輕地球負擔 作者其他文章羊毛氈——針氈 療癒系手作‧羊毛氈戳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