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博弈課推學子入賭坑

李立人(台北市/教育工作者) |2014.01.10
1358觀看次
字級

 有些大學認為博弈產業員工需求量很大,鄰近澳門、新加坡和菲律賓有開設賭場的國家,經常來台灣尋找「人才」,所以有六所大學及一所高職競相開設博弈課,甚至成為必修課,引起「反賭博合法化聯盟」不滿,昨天到教育部抗議演行動劇,要求廢除博弈課程。

 多年前,教育部花費六百三十萬元,補助大專院校開設博弈相關課程,學校以休閒遊憩旅運管理、博弈事業管理與服務、觀光與休閒事業管理為名,開設「博弈概論」、「博弈經營管理」、「博弈與數字遊戲」等課程,重點都在「博弈」。

 以往有關「博弈特區」,多從道德層面或觀光事業分析,如今大專院校開設博弈課,傳授「賭博之道」,才是值得關切。

 各校競相開辦,甚至以「博弈課」取代「公民與歷史」,通識變必修,形同強迫學習賭博。想不透的是,有些學校辦學,一大堆評鑑無法獲得教育部青睞;開辦博弈課的學校,卻輕易得到補助,令人不解。

 想成為博弈高手,勢必親身體驗;怕的是嘗到甜頭,掉入賭博深淵。換言之,當荷官的好手,通常自信不會沉迷,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日積月累浸泡,想脫身談何容易。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每七個賭場員工,就有一人染上賭癮。

 俗話說「搏筊沒師傅」,當荷官無需高學歷,賭場小弟都比大學生精明,讀書進修學賭技,卻喪失高等教育目的,就算「觀光博弈碩士學分班」畢業,充其量只是穿西裝的發牌員。

 教育是國家根本大計,本質是向上提升,教師肩負「傳道,授業,解惑」的重任,將莘莘學子帶入賭坑,於心何忍呢?

 教育部長蔣偉寧強調尊重學校開課自主,但不得超過規範。

 期望教育部重新檢討此政策,到底是培養學生到賭場工作重要,還是人格的教育重要?

 李立人(台北市/教育工作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