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第一次舉辦除舊迎新晚會,選在一樓中庭舉行,每戶人家提供一道菜或水果,管委會也備了油飯、炒米粉、熱湯和餅乾甜點與大家分享。
活動一開始,人人自備碗筷,大家邊吃邊聊天,趁此聯絡感情,中間還穿插歡唱卡拉OK和摸彩活動。大家放鬆心情享受聚會的歡樂氣氛。但餐點才享用到一半時,竟有幾個住戶趁著幽暗燈光下忙著打包,主持人一發現這樣的狀況,趕緊廣播說:「還有很多人還沒用完餐,請住戶們在這裡享用,不要打包回去!請大家保有分享的心!」主持人廣播了兩三遍,但幾個手忙腳亂的阿公、阿媽和媽媽們,仍當沒聽到似的,一大碗公一大碗公地盛著端回家。
一個多小時後,管委會又端出了甜點和餅乾,大家高興地輪流取用,只見剛剛那幾個打包的住戶,又開始行動了,雖然主持人一再重複著:「只限在這裡享用,請大家不要拿回去!」但他們手上拿著塑膠袋,邊拿邊塞,連口袋也鼓著,走完一圈,袋裡滿滿,成果豐碩。
住戶們很是不滿,又擔心直接勸說會壞了氣氛,只能射出不友善的眼光,只見那些打包的住戶低頭走著,像做錯事般地不敢正視他人眼光,趕快迴避地躲回家去。
還有個漂亮的媽媽帶著兩個國小女兒,一人一大碗公地拿餅乾,母女三人把眾人當空氣般,旁若無人地低頭聊天,然後大搖大擺地端回家去,對應主持人不斷地「只限在這裡享用,大家一起分享!」的叮寧,眾人們只能搖頭嘆息了。
藉由社區活動,看到了不同的人性。其實那幾個打包的住戶,經濟狀況非常良好,甚至可說是社區裡的「好野人」,常見他們光鮮亮麗、穿金戴玉,還稱得上彬彬有禮或修養好的形象,哪知一次活動就讓人見識到他們內心的貧窮。
晚會裡的菜餚和平價的餅乾還不如我們到餐廳裡的一次消費,蠅頭小利地占有,現出難看的吃相,也壞了他們平時給人的尊貴印象。
最後很多住戶留下來幫忙整理環境,大家放鬆心情、享受聚會、熱情交流、不爭不搶,滿面笑容地迎人聊天問好、討論關心社區的大小事。
還好,兩百多戶的小社區裡,「經濟富有但內心貧窮」的住戶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