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經濟示範區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揭牌儀式昨天在各機場舉行,馬英九總統(左二)、行政院長江宜樺(左三)等人於揭牌後參觀松山機場的服務台。圖/曾吉松
【本報台北訊】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昨天在台北松山機場、桃園機場、台中清泉崗機場及高雄小港國際機場同步舉行揭牌儀式,希望藉由機場醫療服務中心設立,為台灣的健康醫療產業帶來契機。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衛福部部長邱文達、外貿協會董事長王志剛及醫界人士到場參加,四地連線同步揭牌。
馬英九表示,過去出國經過國外機場都會看見當地醫院廣告,台灣醫療水準高,為什麼台灣不能?自由經濟示範區國際醫療是重點產業之一。他說,今年來台觀光人次可望衝破八百萬人次,可望帶動國際醫療發展,台灣醫療質優、價廉又親切的優勢,可以爭取國際醫療、重症、健檢、醫美等手術,而下階段要設立專區,讓台灣逐步邁向自由貿易島,否則無法和國際對手競爭。
馬英九進一步說,從民國九十七年上任後,台灣國際醫療產值當年只有十九億元,但今年預估可以達到一百三十億元,成長高達六倍多,有信心在觀光業發展旺盛下,未來還有更大的成長空間。
江宜樺表示,今見證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國際醫療服務中心聯合揭牌典禮,不但代表台灣邁向自由經濟島的意志十分堅定,也代表推動自由示範區的工作,有一個具體的階段性突破。
江宜樺舉出數據表示,全球與醫療健康相關的商機,每年產值高達四百億至六百億美元,折合新台幣逾一兆元,台灣相關產值雖然新台幣一百三十億元,占全球比率只有百分之一,但這不是台灣醫療水平問題,相反地台灣醫療在全球領先許多國家,希望能充分發揮優勢,創造更高產值,帶動經濟成長。
邱文達表示,四個機場設立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是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示範產業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肝病治療國際知名,具有價格合理、就醫便利等特色,深具國際競爭力。第一階段先設置服務中心,加強台灣在國際醫療上的優勢。以醫療水準、照護品質吸引國外人士來台就醫,而第二階段,將發展健康產業園區,除了醫療以外,還要吸引醫材、製藥、健康養生產業進駐,帶動產業發展。但發展國際醫療服務之際,還是會以國人健康為優先考量。
王志剛表示,外貿協會不只透過遍布全球的六十個據點宣傳台灣醫療整體形象及知名度,自九九年起,在自辦的東莞名品博覽會也特別設立「健康醫美形象區」,隨後在瀋陽、廣州、北京、上海、四川、南京、青島、安徽、天津等中國大陸一、二線城市辦理十三場名品博覽會上,也都設有健康醫美形眾區,全力推銷台灣醫療的知名度。
另為讓外國人士更進一步了解我國醫療服務的深度及廣度,外貿協會去年起也首創以海外重症醫療成功案例進行海外宣傳,其中八場國際重症治癒案記者會,共有八百多則國際媒體報導,這些報導吸引許多外國人士注意,在菲律賓意外遭到槍擊、近前來台求診的香港女士,就是因為看到外貿協會的重症案例記者會報導,因而赴台求診。
在聯合揭牌典禮過後,馬英九與江宜樺等人特地到松山機場的國際醫療服務中心櫃檯聽取導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