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原住民血統,看了《傳家寶被》這本書後,我終於體會到,從自己熟悉的故鄉搬到一個陌生國家的辛苦了。
書中述說一個叫安娜的女孩,離開老家俄國的時候,只帶了一件洋裝和頭巾。安娜漸漸長大,洋裝穿不下了,她媽媽就把親戚的舊衣物、洋裝和頭巾縫製成一條百衲被,讓大家能永遠記得故鄉。百衲被常被當成生日聚會時的桌布、婚禮的遮篷、迎接嬰兒的布等等,讓我感到驚訝的是,它雖然傳了好幾代,卻依然保存得很好,想必他們一定很珍惜這條「傳家寶被」。
我的媽媽是原住民,從小就從山上的部落搬下來生活,所以她很思念家鄉。雖然我不太能了解媽媽的感受,不過我覺得我們真的好幸福,能在這麼好的環境下成長,又不用離開家鄉到遠地生活。或許我長大以後,可能會到其他地方讀書或在別的國家工作,所以我會珍惜現在住在家鄉的每一分、每一秒。
台語有句俗諺說:「食果子,拜樹頭;食米飯,拜田頭。」意思是要我們懂得飲水思源,不要忘本。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安娜的母親說的:「我們來縫製一條百衲被,好讓大家永遠記得故鄉。」
看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傳家寶被不僅能凝聚家族的向心力,也能讓後代子孫緬懷先人篳路藍縷的開枝散葉過程,它,源遠流長;它,遠比留下萬貫的家產更有意義、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