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外電報導】為營造中國大陸安徽十大名山之一的「冶父山」成為佛教文化旅遊勝地,政府將於明年一月一日至二月十五日,舉辦以「祈願冶父‧牽手和諧」為主題的「冶父山景區迎新年」系列活動,包括:祈願撞鐘、書畫家贈福字、詩友會、追尋劍文化發祥地、揭秘肉身之謎、探訪孝慈禪師與虎的傳奇故事、登山探險等。
冶父山位於安徽省廬江縣,仰摩霄漢,而三百六十四峰皆居其下,且可遠眺江光,俯視沙湖,是江淮名勝。山中廟宇林立,被譽為「江北小九華」。冶父山為春秋越國歐冶子為楚王鑄劍之所。歐冶子為鑄劍之父,山以人名為冶父。
據《冶父山志》記載,伏虎禪師乃廬江黃屯人,因道行高潔,禪理圓融,聲振朝野,唐昭宗賜號「孝慈伏虎禪師」。敕建無量殿與山頂,建冶父寺於南麓,開毗尼法壇,子弟受戒八百餘眾。至宋代,宋太祖賜額曰「實際禪師」,山上山下連成一體,形成龐大的宗教建築群,成為江淮聞名的十方叢林。
城中「金剛寺」設為下院,最獨特的建築是無量殿,至頂沒有橫梁架構,直接採用大石塊疊成。寺內重要文物青銅大鍋,為國家二級文物;另有僧人墓塔四座,明、清碑刻十餘方。
千餘年來,冶父山寺宇幾經興廢。一九八○年代,伏虎寺、實際禪寺名列省級重點寺院。在重修無量殿、重建大雄寶殿後,前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山頭伏虎寺、山下實際寺題匾。
一九九○年代,冶父山寺廟出現三尊肉身,其中一尊是伏虎寺曹洞正宗第四十四代住持妙山法師,圓寂四年肉身不化,成為江北第一肉身和尚,真身現已裝金供奉。冶父山歷代著名祖師有道川、星郎、常明等,傳承臨濟宗法系。
冶父山為國家3A級森林公園,山頂伏虎寺。山上山下,衍生伏虎洞、伏虎禪師塔等名勝古蹟。實際禪寺的二棵千年櫸樹,枝葉繁茂;其中一棵像招手迎客,另一棵像揮手送客,故稱迎客櫸、送客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