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鍾馗像安座 神社傳信仰

人間社記者觀琨綜合外電報導 |2013.12.25
1947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琨綜合外電報導】日本京都造形藝術大學學生吉田瑞希,以陶器製作高約一百五十公分鍾馗像,日前安奉在鍾馗神社,作為鎮社門神。儀式中,宮司松井曜子誦祝詞,祭事安井熊野講述鍾馗信仰的歷史淵源與文化意義。

 根據《唐鍾馗傳略》記載,古有扈氏國(今陝西西安戶縣)終南山阿福泉人,文武全修,豹頭環眼,鐵面虯鬢,相貌奇異,經綸滿腹,剛直不阿,不具邪祟,待人正直、肝膽相照。是中國傳統諸神中唯一的萬應之神,有求必應,道教稱「翊聖雷霆驅魔辟邪鎮宅賜福帝君」,普遍受到尊崇信仰。

 信眾在春節、端午、開工、開業、開廟、開台、謝土、喬遷、慶豐、婚壽、祈福以及重要慶典活動,都會懸掛鍾馗畫像,表演「儺舞跳鍾馗」;藝師打扮成鍾馗模樣,戴儺面具、著官袍、手持蝙蝠和寶劍跳儺,迎福納祥、祈福除邪、鎮宅佑安,也有操弄鍾馗的懸絲傀儡表演。安徽靈璧和西安戶縣有「鍾馗村現象」,即二地以鍾馗傳說為依據,以鍾馗畫、鍾馗舞等藝術形式,大力發展鍾馗文化產業。

 在日本,古代的繪畫、說唱、戲劇藝術都有鍾馗神尊題材;許多村設有鍾馗神社,製作鍾馗稻草人偶,瓦房上還會安置鍾馗瓦,跳鍾馗儺舞,掛鍾馗旗幡,孩子房間掛鍾馗畫像,神樂社也會表演鍾馗,甚至曾有一款飛機稱鍾馗型。

 據考證,大約在唐玄宗開元年間(西元八世紀),遣唐使吉備真備攜帶《大衍曆》(隋唐英雄張公謹後裔一行禪師創立)返國,也將鍾馗信仰傳到日本。奈良國立博物館典藏的「辟邪繪鍾馗」,右邊是元刊《新編連相搜神廣記》的鍾馗圖。日本學者小林太市郎指出,「辟邪繪鍾馗」源自宋朝宮廷年底擺設的「爆仗屏風」的辟邪圖像,中國大陸學者李炅根據這二幅酷似圖像,認為古文獻的「鍾馗樣」確實存在。

 日本神奈川大學教授山口建治曾到陝西西安鍾馗故里考察,並與鍾馗文化研究所所長王寬喜就鍾馗文化源流、傳播、發展現況和中日鍾馗文化異同性進行交流研討,也支持鍾馗故里申請為國家3A級免費旅遊景點,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專案計畫。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