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羅智華、林洛瀅大樹報導】「看到這麼多寺院齊聚一堂的盛況,我相信佛教未來會更好。」在昨天舉行的千家寺院聯誼座談會上,台灣省佛教會理事長如本法師表示,看到大家團結在一起,令他很感動。台北市佛教會理事淨耀法師亦說,各僧團間宛如生命共同體般,只要彼此能打開心胸,相信佛教將更欣欣向榮。
淨耀法師說,《阿含經》中提到「見僧如見佛,見僧如見法」,出家人背負佛陀弘法使命,有責任將佛陀理念在世間實踐,當眾生無法受益時,就是出家眾沒有盡到度化眾生的使命。當年佛陀在世時,也是結合僧團來弘揚佛教,但隨時代改變,僧團角色卻日漸式微,若不整合力量,很可能形成一盤散沙,所以團結很重要;他強調各寺院應放下己見、打開心胸。
淨耀法師語重心長地說,「宗教團體法」何時能在立法院拍板定案,至今仍遙遙無期,呼籲各佛教會應予以重視,同心協力來推動。
淨耀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曾說過,佛教要能與時俱進,才具存在價值,為此大師費盡心力、排除萬難,將昔日彈藥庫變身為人間淨土、打造佛陀紀念館,不只讓全世界都因佛館而造訪台灣,也藉佛館接引十方眾生,體現了「未成佛道,先結人緣」的真諦。
如本法師表示,大家能一同出席聯誼會,就是從有我到達無我的境界,攜手邁向團結之路的展現,亦為世界佛教大團結注入了一劑強心針。而不只僧團,佛教會亦是如此。大高雄佛教會理事長心立法師、大台南佛教會理事長常愔法師則表示,感謝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以「無我」精神建設佛陀紀念館,而邀請諸山長老齊聚交流,更能親上加親,也呼籲,只要佛教界團結,未來就有光明與希望。
「從佛光山作為交流起點,讓全球佛教寺院更重視交流的意義與重要性。」心立法師說,星雲大師建設佛館,是創造佛教界的奇蹟,而教界諸山長老應以「互信」為基礎,彼此勉勵照顧,為弘法利生事業努力,齊心讓佛教變得更好。
心立法師感謝中國佛教會第一屆理事長章嘉大師與白聖長老、星雲大師為佛教奉獻,也期盼四眾弟子同心協力興盛佛教,發揮無限力量;全台各縣市佛教會是寺院溝通橋梁,在少子化衝擊下,僧眾更要走入人群。
常愔法師以「悶經濟」形容佛教近況,他表示農曆十一月十七日剛過「阿彌陀佛聖誕」,十二月二十五日耶誕節即將來臨,兩種宗教重要節日,慶祝氣氛卻不相同;而星雲大師就是打開燜燒鍋的人,將教界團結一起,共創教界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