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日前拍板自由經濟示範區規畫方案,其中別具新意的就是新增「教育創新」。
台灣高等教育品質有一定水準,國際的大學積極布局亞洲,國際合作有助台灣學術拔尖外,更能提升台灣高教國際能見度,創造雙贏。
教育部長蔣偉寧也認為,教育創新概念用試點、不限區域方式推動,包含國際學校到台設分校、與國內大學合辦學院等。
過去就是法規限制太多,外國大學來台設立學校或分校,卡在校地、校舍面積規定至少要達五公頃,規定門檻太高,導致沒有任何國外大學來台設立分校的前例。
倘若未來國、內外學校以試點、不限實體示範區內的方式,設立實驗性質大學或學院,鼓勵學校自主創新,可讓教育產業國際化,更讓台灣的高教對外輸出。
但國外學校在台設校,也要考量是否會衝擊國內大學招生?尤其考慮實驗學校將不限設在實體示範區內,要先排除「大學法」等相關法令規範,有效適度監理並放寬設校條件、招生修業、人事財務等限制,提高學校自主管理程度。
這樣一來,除了運用現有資源或新設學校外,強化跨校或國際合作,才能與學研機構及企業合作,培育出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林立生(新北市/萬能科大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