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口瓶經典作品 看盡紅塵如夢

人間社記者陳淑芬台中報導 |2013.12.19
1633觀看次
字級
 李仁燿在惠中寺現場示範小口瓶創作過程,一旁觀看的小朋友也沉醉在陶藝世界。 圖/人間社記者施仲謀

 【人間社記者陳淑芬台中報導】「一陶一世界‧一瓶一如來」,觀看陶藝家李仁燿的創作,總讓人有看盡紅塵,如入三摩地的禪思。溫潤的泥土,藉著陶藝家的巧手,展現哲思與生命力。

 知名陶藝家李仁燿日前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舉辦「看見‧陶瓶千秋」個展,他的作品古典與創新兼具,尤其需要高難度技巧的小口瓶陶藝系列作品,更是無人能出其右。二○一一年榮獲「十大傑出青年—藝術文化類」殊榮,目前擔任中華民國陶藝協會理事長。

 李仁燿推崇佛光山推廣藝術的心意,特別將一件定名為「看盡紅塵」的作品,捐給佛光緣美術館總館典藏,讓更多人看見本土藝術家的努力與堅持,由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長覺居法師代為接受。中市副市長徐中雄夫人邱秀月、副文化局長曾能汀及聯合大學校友會總會長鐘福祥,共同見證感動的一刻。

 李仁燿表示,在佛光緣美術館台中館展出他的作品,希望更多人看見陶藝之美。此次共展出三十六件小口瓶的經典之作,所有作品,皆運用獨到的拉坯及燒釉技術,加上作者對大自然的觀察及禪心,是人文素養極高的一批作品。

 開幕式中,李仁燿現場示範小口瓶的製作,陶土在其手裡,經過推、揉、拉、提、塑型,猶如魔術般千變萬化,現場驚呼連連。除了創作之外,他對推動陶藝教育及推廣陶藝藝術更是不遺餘力,經常遠赴偏鄉,為國中、小學生授課,深耕陶藝教育已有十三年時間。

 李仁燿希望有一天在大學能成立陶藝藝術系,提升陶藝的專業化與普及化。對於推廣陶土藝術的強烈使命感,亦成為推動他創作的最大力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