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隨著「嫦娥三號」任務成功後,中國探月工程將轉入三期,主要目標是實現無人自動採樣返回,執行這一任務的「嫦娥五號」預計在二○一七年擇機發射。
十五日深夜十一時四十五分,「嫦娥三號」回傳玉兔號巡視器(月球車)上清晰的五星紅旗彩色照片,為中國人登月留下珍貴歷史圖像,標誌著「嫦娥三號」任務的圓滿成功。大陸國防科技工業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周一在記者會上指出,「嫦娥三號」任務成功後,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考慮對「嫦娥三號」的備份星「嫦娥四號」進行適應性改造,對「嫦娥四號」的工程和科學目標進行優化,使「嫦娥四號」能為「嫦娥五號」的任務驗證部分關鍵技術。
吳志堅稱,目前,「嫦娥三號」已開始著陸器的就位探測和巡視器的自動巡視勘察,科學探測任務陸續展開。後續還將面臨攝氏一百二十度至零下一百八十度極端溫度環境下的月面生存考驗。他說:「我們期待嫦娥三號能傳回盡可能多的數據,進一步豐富人類對月球的認知。」
完成互拍後,「玉兔號」將休眠十四天,待月球進入白天狀態後始重新運作。此後,「玉兔號」將在之後的三個月與「嫦娥三號」共同完成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新華社報導重申,中國大陸始終堅持為了和平目的探索和利用外層太空,中國探月工程中與俄羅斯和歐洲航空局等開展了合作。
中國探月工程分成繞、落、回三期。「繞」是指月球探測衛星繞月飛行;這次「嫦娥三號」登月,並攜帶「玉兔號」巡視器在月面探測,就是「落」;第三期的目標「回」是將月球表面樣品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