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業協會與酪農協會不滿《商業周刊》重創酪農商譽,昨日到台北地院提告。圖/中央社
【本報台北訊】《商業周刊》上月以「牛奶駭人」為標題,報導銘傳大學副教授陳良宇對國產乳品的檢測報告,引起消費者不安,中華民國酪農協會要求商周公開道歉及提出補救方案未獲具體回應,昨天到台北地方法院提告,並向商周求償一千萬元。
國內食品安全問題連環爆,《商業周刊》上月引用銘傳大學副教授陳良宇的檢測報告,以「牛奶駭人」為題,報導國內乳品疑似有禁藥的代謝殘留物反應,引發軒然大波,經衛生福利部緊急檢測鮮奶等乳品,強調沒有問題。
商周在衛福部、酪農及各界爭議下,上月二十七日發布聲明,對造成社會紛擾深感抱歉。酪農協會隨即發出律師函,要求商周公開對酪農產業道歉,並提出損失的補救方案。
酪農協會理事長洪長進說,由於商周至今沒有具體回應,昨天下午他與乳業協會代表一起到台北地院提告,向商周求償一千萬元,並要求在四家平面媒體頭版連續刊登五天道歉啟事,若官司勝訴,獲賠金額將全數捐給公益團體。
洪長進指出,商周引用陳良宇不完整的國產乳品檢測報告,輕率以「牛奶駭人」標題報導,誤導消費者,造成酪農產業形象及商譽受損,至今估計損失已達兩億元;酪農協會除向商周求償外,下周一也將向士林地檢署控告陳良宇涉嫌誹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