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北韓第二號人物張成澤遭到公開羞辱整肅,顯示北韓內部權力鬥爭,而張成澤的垮台給中國大陸帶來的不安比其他任何地方都強烈。北韓指控張成澤的其中一項罪名是賤售國土資源給中國。
《紐約時報》九日報導,作為北韓長期以來的保護傘和經濟生命線,中國把與北韓之間的戰略關係當做外交政策的支柱,以及抵禦美國在南韓的軍事部署的堡壘。
儘管北韓的核試驗和其他好戰行為惹怒中國,中國依然與張成澤建立良好的關係,相對年輕的金正恩,中國認為張成澤是一個值得信任的人,能監督年齡不到張成澤一半的金正恩。
在眾多的指控罪名中,張成澤有一項罪名是廉價變賣國家資源,這條指控似乎是直接針對中國的,因為中國是北韓鐵礦石及其他礦產的最大買主。《紐時》報導,掌權後不久,金正恩就抱怨北韓資源(這是平壤從出口獲得收入的少數來源之一)售價過低,要求中朝合資企業以更高的價格出口礦物、稀土和煤炭。目前中朝合資企業的數量正在增加。
當時中國媒體對金正恩的抱怨做廣泛報導,想買便宜貨的中國礦業經營者對此感到憤怒,其中幾人還放棄了他們在北韓的業務。
《紐時》報導,中國的高層領導人對張成澤八日的突然下台顯然大吃一驚,更讓他們吃驚的是,北韓官方電視台竟然在九日播出了相關畫面。
「在北韓,張成澤是一個極具標誌性的人物,尤其是在經濟改革和創新領域。」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北韓問題專家朱峰說,「中國把改革北韓經濟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這次的事件是一個非常不祥的徵兆。」
張成澤曾多次訪華,被認為是中國式經濟改革最重要的倡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