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珣綜合報導】欣逢佛教凈土宗二祖善導大師誕辰一千四百年,中國江西省廬山東林寺日前舉辦紀念法會暨善導大師淨土思想研討會,來自西安香積寺、新加坡居士林、陝西悟真寺、甘肅正願寺等十八位法師和居士參加,而江蘇省蘇州禎彩堂則以善導大師繪製的《觀無量壽經圖》為稿本,歷時八年製作緙絲《觀無量壽經圖》,作為獻禮。
善導大師(西元六一三至六八一年)依止《無量壽經》,獨贊持名念佛,著作《觀無量壽經疏》,是唐代弘傳淨土法門的一代宗師,言傳與身教並重,以身作則,勉己勵人,專弘念佛法門,普度眾生共入彌陀願海。大師曾寫《阿彌陀經》十萬卷,及淨土變相三百幅,對淨土宗影響深遠。淨土教法傳到日本後,日本淨宗尊稱大師為高祖。
《無量壽經》是佛教經典,善導大師研讀頗深,相傳他以此經內容繪製《觀無量壽經圖》(亦稱《觀經變相圖》),被認為是佛教藝術的無上聖品,後此圖東傳日本,被奉為國寶,現收藏於日本奈良當麻寺。
禎彩堂負責人陳文表示,唐朝版本的《觀無量壽經圖》在國內各大寺院皆無流傳。八年前,他獲得一張當麻寺藏品的圖片,因此發願以緙絲複製《觀無量壽經圖》,填補空白。
這幅長、寬均為二百六十公分的精品,是目前最大的一件緙絲藝術品,富麗堂皇、嚴謹精緻、布局完美、技巧高超,被認為是佛教藝術的無上聖品。主圖呈現阿彌陀佛極樂淨土,有舞樂、見佛、寶池、樹下、三尊、寶樓寶殿、虛空等七會,其中的見佛、樹下、寶樓寶殿等三會左右相互對稱;而舞樂等四會在圖的正中央,從下至上依序描繪。在主圖的左、右、下三邊,還有三十一張小圖,講述佛經故事。
整件《觀無量壽經圖》有近千個人物,位於畫面中央的阿彌陀佛像最大,高約三十五公分,最小的孩童不足十公分。畫中的建築、服飾、樂器、香具、餐具、植物等,是唐朝生活的實景,具有極高的史料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