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夜裡享受風的溫暖,也是非常自我的事。大陸當代作家安妮寶貝在〈一個春天的晚上〉描述獨自散步的眼中景、心中情:「走了很久,一直走到郊外的田野。月光像一些遺失掉的語言。灑在心的深處。」在城市裡住久了,許多內心的疼痛是無處傾訴的,所以城市裡的人們往往拒絕傾訴。唯有在告別的時候,大家會振作精神地說:「開心啊!大家都開心一點!」
其實每天夜裡,網路上擠滿了睡不著覺的人,他們都被往事和寂寞淹沒了。心裡的話只能說給一個遙遠的人聽。這樣的感覺,像是在黑暗中接觸到一雙輕撫的手,既疼痛又溫暖。
一天當中,最孤獨的時光還在於黃昏的時候,作者經常選在這個引人落寞的時刻到熟悉的唱片行去尋找喜歡的CD。「老闆已經認識我了,只要他的店裡有I R I S HM U S I C,就會買下來的女孩」、「帶著兩張心愛的CD回家去的感覺是快樂的。」
而欣賞音樂也是非常孤獨的享受,那瞬間流瀉出來的其實也是房間裡的寂靜:「流水般的音樂突然把自己纏繞。清涼空靈,是風笛高亢憂鬱的旋律,帶著透明的無孔不入的宛轉。雖然已經很熟悉這樣的音色,但是心裡還是再一次的,疼痛起來。」
深愛某一類型的音樂,都與天生氣質有關,也與私密的想像空間取得神祕的聯繫:「沒有任何理由地深愛著愛爾蘭的音樂。那片神祕的土地似乎蘊藏著無盡的傳說、天生的憂鬱氣質;但是在一些奔放的舞曲裡,卻又不羈而爛漫。」
獨自聽著無法與人分享的音樂,安妮寶貝在〈音樂如水〉裡說:「我的沉淪,像一場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的愛情,只有自己的想像,是美麗的,也是孤獨的。」在一個悶熱的夏季夜晚,獨自與純粹的音樂相對的時候,感覺像是在陌生的群體裡,體會到自我的存在。
安妮寶貝以孤獨的情懷送走生命中的愛情,帶入童年時代和外公、外婆同居息的山居歲月,她聽音樂,也獨自散步。此外,她也帶著一分孤獨感走過許多地方。而這些地方不外是城市和山村。
她喜歡爬山,特別喜愛那些艱難和空洞的起落地形,及至攀登到達山頂的那一刻,她曾經強烈地感受到眼前的美景是個人所無法擁有的,於是在山頂的巨風中沉默許久,又在下山的時刻,重新體驗著回到最初的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