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香港訊】不要以為佛教都是在講經說理,和世俗之學背道而馳,星雲大師強調,佛法的弘傳需要契合時代發展,尤其佛陀對萬物的自然現象及宇宙真理都早有解釋,佛教也可以和科學、醫學、心理學等相輔相成。人間佛教要對世間法了解愈多,才能針對世間的問題給予指導。
醫學科技一日千里,可以改變基因,可以複製動物。
星雲大師說「基因」其實就是佛教的「業力」,就是行為的造作,一個人的命運,由自己的善惡業來決定,所以「行善不為惡」,就是「基因」改造。
佛教對現代心理學,也有很好的說明。《華嚴經》云:「了達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生死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佛教對「心」有諸多層次的分析說明,更用許多的譬喻來闡釋我們的心,進而教導如何找心、安心、淨心。
佛教是哲理的科學,因為它重視理性、智慧的化導,佛教認為世間知識學問的獲得,雖然也能開拓人類的視野,但是如果沒有正知正見,也很容易流於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