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三好 天天都應該感恩

張添松 |2013.11.28
1095觀看次
字級

日前兒子問我,台灣人為什麼不像重視耶誕節一樣重視感恩節 ?這個問題問得真好。

沒有父母的生育和養育,我們如何長大?沒有老師認真教導,我們如何學習知識?沒有醫生護士,生病時誰來醫治?

也許有人會說,有錢就好,問題是,稻米蔬果食物也要有人種植,衣服也要有人縫製,電力也要靠人供給,光有金錢財富有何用處?

事實上,一個人活在世界上要感謝的人真是太多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孤伶伶的,不需別人幫忙過生活 。

近年來有許多電視政論節目,總是邀請一些所謂的名嘴或報料天王,每天晚上從八時罵到十二時,深夜還繼續重播。譬如說,當政府花錢援助友邦時,罵政府只會搞凱子外交;政府不願加碼援助導致與甘比亞斷交,名嘴又說外交部門螺絲鬆了,連銀彈外交都不會,有虧職守,必須追究責任。

每天都看著他們扯著喉嚨罵東罵西,這樣也罵、那樣也罵,整個國家好像陷入怎樣做都不對的恐慌中,官員們也被罵得毫無信心不知所措,然則,如此謾罵對國家社會有幫助嗎?對人民百姓有好處嗎?為什麼不能平心靜氣就事論事呢?譬如說,很多政治人物或名嘴把健保說得一無是處,然而很多國家卻把台灣健保制度看成「俗擱大碗」的德政,紛紛派人前來取經 。

我們不禁要問:偶爾讚美肯定一下官員的表現,真的有那麼困難嗎?真的由衷盼望大家能感恩別人一下,無論是父母、師長、朋友乃至國家的公僕,都有值得我們鼓勵與感恩的地方,不是嗎?張添松(台北市/國營事業員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