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電腦聰明到可擊敗棋奕冠軍,也可能毫無常識,誤將犀牛當羚羊。科學家透過照片聯想法,特訓大型電腦,要讓它們不僅有知識,更有做決策的「常識」。
美聯社二十四日報導,卡內基美隆大學「永不終結的影像學習」(Never Ending Image Learning, NEIL)系統,七月中開始每天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地搜尋網路,瀏覽數百萬張照片,自行判定照片涵意與影像間的關聯,希望電腦有「常識」,也就是人不需特別教導就能學到的能力。
NEIL運用最先進的電腦視覺技術,分析及辨識照片的形狀和色彩,找出物件間的關聯。比方說,電腦知道斑馬常現身大草原、老虎則有點像斑馬等。
短短四個月,系統的二百個處理器辨識了一千五百個物體與一千二百個場景,做出二千五百個聯想。
系統有一部分聯想並不正確,如「犀牛可能是某種羚羊」等。有些聯想則顯得怪異,例如「監獄裡可能看到演員」、「新聞主播可能看起來像(美國總統)歐巴馬」。
美隆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古普塔指出,讓電腦自己聯想,與設計程式讓超級電腦將一件事做得快又好,是截然不同的挑戰。例如,美隆大學研究人員一九八五年發明下棋程式,十二年後,電腦在比賽中擊敗世界西洋棋王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
NEIL計畫由谷歌與美國國防部海軍研究辦公室共同贊助,雙方都未透露贊助原因。然而從一些跡象可看出端倪;海軍研究辦公室網站指出,現今的戰爭場域遠比過去複雜,「取得資訊納入決策系統的速度在加快,但有能力將資料轉換成可執行情報的人員愈來愈少」。換言之,電腦有可能在未來的戰爭中參與一些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