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年筆陣--「文化認同」不等於「政治認同」

林火旺(台大哲學系教授) |2013.11.25
2963觀看次
字級

執筆人:林火旺

台大哲學系教授

台灣歌手張懸本月二日在英國曼徹斯特演唱會,展示現場聽眾送上的一面中華民國國旗,此舉引起台下大陸留學生的不滿,一名女生對她高喊「今天不要談政治」;大陸許多網友將張懸的作為解讀為散播台獨思想,引發政治上的爭論,也導致她原訂在十二月底於北京的演唱會被迫取消。這個事件挑起一個兩岸人民都必須深思的議題: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這個議題在國內政治領域一直被國民黨逃避、台獨人士簡化,在兩岸交流如此密切的今天,它似乎是一個必須正面回答的問題。

張懸的舉動對台灣人民而言簡直是英雄,但大陸許多人民卻覺得傷了他們的情感。歸根究柢,這是因為兩岸人民對於所謂「台灣人是不是中國人」認知落差造成的結果。

四、五年級生都清楚,我們小時候上學時,老師勉勵我們將來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三十年前我到美國留學,台灣留學生在學校社團登記的名稱是「中國同學會」。所以五、六十歲的人,從小的教育就是「我們是中國人」;而且統一中國、解救大陸同胞也一直被當成國家奮鬥的目標。但是現在很少人敢公然表示自己是中國人或主張統一,因為任何對大中國的懷念,都很容易被台獨人士汙名化為「賣台」或「不愛台灣」,問題是我們到底是不是中國人?中國認同哪裡錯了?

事實上在文化上我們當然是中國人,我們使用的語言是「中文」,我們沒有「台文」,也沒有「台語」,因為台語是「閩南語」;我們的祖先除了原住民,都來自中國大陸;我們的重要節慶如端午、中秋,童年讀的歷史故事或看的歌仔戲、布袋戲劇情,都源自中國;我家是現在所謂的「正港台灣人」,家中祖墳上刻的是「西河」,我的父親沒有讀過書,從小告訴我,我們的祖籍是「福建省泉州府同安縣馬巷廳」;父親在國民黨政府來台以前,已經步入中年,我兒時聽到他告訴我的稗官野史,全都是中國故事,表示他心目中仍然認為自己是中國人。所以在文化上,我們不可能不是中國人。

事實上是台灣的政治自由化過程中,凸顯兩岸政治制度和文化的差距,使得「中國人」三個字變成純政治化。所以在政治上我們不願意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因為政治上的「中國」在國際社會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台灣生活的人,除非不得已,幾乎沒有人想在那樣的政治體制下過活。我們否認的不是血源或文化認同,而是政治認同,就像美國人在十八世紀獨立於英國後,他們用的語言是「英文」,但是在政治上是兩個不同的國家。

我們應該理解大陸人民的憤怒,因為他們分不清政治和文化的差異,我們不必否認我們的祖先是文化意義中國人,但是我們不想選擇中共的政治體制。所以如果台獨人士要的是政治上的獨立,「中華民國」在政治上早就獨立;如果他們連文化中國都要否定,那真的是數典忘祖。所以用「賣台」羞辱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或主張統一的人,其實是把所有的認同都簡化成政治認同。

大陸人民不應該責怪台灣人民不願意在政治上承認自己是中國人,他們應該先問:他們的政治體制是否自由、民主、尊重人權、適合人民過一個比較像人的生活。張懸是華人,張懸是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民,這些都是事實,接受這些事實不等於台獨。事實上真正重要的不是台獨或統一,因為它們都不是最高價值,最高價值是「讓人民過一個更有尊嚴的生活」,我支持張懸!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