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一日農夫?淡水有一處秘密基地上農夫先修班。為大家上課的是荒野保護協會的義工,同時是聖約翰科技大學淡水研究室的主任宋宏一。「秘密基地」就在大學裡OK便利商店的地下室。
宋宏一先為大小朋友講解自然生態一些基本概念,他說,大自然長了很多草,吃草的昆蟲就會跟著來,吃昆蟲的青蛙也來了,最哈青蛙的蛇接著出現,然後吃蛇的冠鷲開始現身……這樣,吃動植物的人類也有食物了,人類死亡,遺體埋到土裡,化成大地的養分餵養各種植物,正是大自然環環相扣的生物鏈。
上完室內課,我們到校園裡觀察生態:「看這些鋪在路邊的枯樹葉,裡頭還有枯樹枝,不要小看它喔,這樣鬆鬆的,很多昆蟲就會跑進去遮風躲雨,這個地方就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基礎。」
「看這排路樹,同樣的坡度,為什麼那邊土石下滑,這邊就不會呢?因為,這裡種了一棵大樹,樹根抓住土石,就妥當啦!」宋老師利用現成的校園做生態教學。
經過一排蘆葦,又過了一個水塘,「蘆葦的後面是校園的污水處理廠,一部分的水流經蘆葦區,蘆葦有淨化功能,污水最後流到水塘就乾淨了,大家看,水塘裡還有魚喔。」哇,真是太神奇了!
這個時節到淡水自然中心,路上會經過一片彩色花田,因為農民休耕養肥土地時,先種了波斯菊、百日草等花卉美化。農民說,這波花海可開到農曆年前。
這兒還有個有機菜園,種了紅鳳菜、絲瓜、金針、紫蘇、九層塔、芋頭、番薯葉……我們中午吃的菜,就從這裡來;菜園裡還有落葉和廚餘堆肥區,等它們發酵過後成為有機肥,再拿來施肥給果菜。
吃完飯本來應該開始做工的,未料輔導員帶小朋友到灌溉用的大屯圳玩水,這一玩就瘋了,大家紛紛脫鞋下水玩。
玩夠了,上工囉!每人領了一臉盆的稻穀,是從有機稻田裡割下來的,裡頭有許多稻梗,要把它們一一挑出來,等會兒放到碾米機時,才不會把機器給卡住。
把稻穀一盆盆倒入碾米機,機器開始轟轟作響,稻殼像雪花般噴出,稻米從另一個出口掉出來,「哇,好像爆米花喔!」有的小朋友將掉在地上的稻殼拿來撒,興奮地叫著:「下黃雨了,下黃雨了!」
稻穀第一次放入碾米機,還是有稻殼在上面,再碾一次才會得到白米。第一次掉在地上較粗的稻殼可回收堆肥,第二次從碾米機出來的已成稻殼粉,用來餵雞。哇,點點滴滴都是可用資源。
碾完稻穀,要去餵羊吃草囉,宋宏一老師指導大家先拔一些羊愛吃的草。小羊們真給面子,隨便餵就隨便吃。農場還有幾隻鴨子,可以撿外來種福壽螺餵鴨,鴨子最後還會被放到稻田中,幫助種稻。
鴨子種稻?沒錯!鴨子到田裡吃蟲,下水後把水踩混了,水田裡的雜草見不到陽光,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就死翹翹啦!這樣就不必用農藥除雜草了。
如果想體驗
「淡水自然中心」每周六、周日都有一日體驗活動,爸爸媽媽可帶著小朋友來體會農家樂:淡水鎮淡金路四段四百九十九號。(○二)二八○一 一八五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