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故事》永和豆漿商標保衛戰

陶蘭 |2006.12.09
2018觀看次
字級

 在北台灣,無人不知「永和豆漿」,創始人邱耀輝一九九五年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永和豆漿店,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小小的豆漿、油條已經發展成大陸最大的中式速食產業,每年大陸各個「永和」品牌的銷售總額高達十幾億元人民幣。只是,做為知名豆漿品牌原創人之一,他卻因商標戰不得不忍痛放棄,樹立了一個新品牌重新創業。

因為,「永和豆漿」已由上海人林建雄提早登記。大陸的豆漿店從一家已發展到五十二家,年營業額從最初一百萬元人民幣,發展到如今的上億元人民幣,掛上「永和」二字的「永和豆漿」、「永和大王」、「永和喜年來」豆漿,在上海處處可見,但究竟哪家店才能真正代表永和豆漿這個品牌?最早在大陸註冊「永和豆漿」商標的是上海弘奇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建雄,這幾年來就數度告上各地法院,打商標戰。

而邱耀輝在台灣註冊「永和豆漿」商標是在一九八五年,一九九五年進軍上海,生意興隆,除了林建雄與他對壘,一家由美國人成立的「永和大王」跟進在上海開豆漿店,也獲准登記公司行號和商標,接著「永和喜年來」豆漿店也開張,之後像「青島永和」、「福州永和」等類似牌子在全大陸都看得到。

目前林建雄領軍的永和豆漿在大陸約有一五○餘家分店,並成立商店販賣「豆漿粉」等商品,更進軍香港、新加坡等地,但是在上海卻只有二十餘家,「永和大王」已轉手給菲律賓人,在大陸約有八十家分店,「永和喜年來」在上海有二十多家分店,其他在全中國豆漿店中有永和之名的,包括「洛陽永和豆漿」等,少說有上千家。

單是大上海地區打著「永和」二字想搭品牌順風車的豆漿店,至少兩百家,凡冠上「永和」兩字,都要挨林建雄的告!

「永和豆漿」為了捍衛商標權,不斷進行商標戰,狀告「永和喜年來」等其他業者,大陸的術語叫「打假」,雖然這麼多家類似公司,「打假」永遠打不完,永和豆漿總經理林建雄無奈地表示,企業雖然以經營為主,但「打假」是一定要的,畢竟品牌商標代表企業多年苦心經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