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四川訊】大家還記得今年八月熱夏的四川百年大旱嗎?若不是中國全國婦聯發起活動,打了八十餘口眼井即時供水,六萬多人的生產與生活用水都將陷入空前困境。
事實上,中國水資源既患寡又患不均,四分之一土地面積缺水,十分之一區的水資源僅能滿足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及水污染嚴重更加劇了水資源的短缺。
同時,大陸又不知節制而嚴重浪費,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倍,工業用水是發達國家的五到十倍,汙水處理回用、海水、雨水利用也處於低水平。
六百多座城市中,四百多座城市缺水,其中北京已連續五年乾旱少雨,出現一九四九年以來最嚴重的狀況。也因此,自來水普及的現今,還要打出「我為故鄉打口井」的八股口號才足以解決水荒。
四川儀隴縣馬安鎮是國家級貧困縣,當年共軍總司令朱德即在此出生,本月初婦聯為紀念朱德而主辦了「科技致富大王││兩牽手一扶持」活動,召集了全國各地的一百八十位科技專業人士和企業家,爭取資金扶持,把科技知識和致富方法送到田間。
以「雙學雙比」搭建起科技工作者和農村女能手的牽手服務平台,這項稱為「我為朱德故鄉打口井」的活動即是其一,朱德生前回返故鄉時曾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區,就是要發展多種經營。
此活動已先後在儀隴縣投資了九百七十萬元人民幣。而另一為解水荒的「母親水窖」專案,描述的是婦女艱難的取水之路,這要從中國西北黃土高原省、區的部分地區降雨量說起,當地只有三百—四百毫米左右,而蒸發量卻高達一千五百—二千毫米以上。
按可利用水資源統計,每人平均可利用水資源僅佔一百一十立方米,當地的人、畜用水,幾乎全靠人工蓄集有限的雨水。
水窖是在地下修建的蓄集雨水的容器,因無足夠的資金對這種水窖的內部進行混凝土硬化,會很快出現滲漏。嚴重缺水的惡劣狀況,導致馬安鎮農民生活艱難、生產原始、教育落後、婦女的疾病率和新生兒死亡率居高不下,婦女們承擔著數倍於正常環境下的生活重任。
為了幫助馬安鎮,特別是持家的婦女迅速擺脫因嚴重缺水帶來的貧困和落後,全國婦聯捐建水窖,稱為「母親水窖」,一口容量三十六立方米的水窖,一年可蓄集雨水五十—八十立方米左右,能保障一個三到五口人的家庭一年的人、畜飲水。
擁有兩口水窖,就能發展一畝庭院經濟作物,因而陸續解決一系列的生存和發展問題。有關專家也肯定,在嚴重缺水地區修建集雨水窖,是有效利用雨水資源以解決缺水之憂的最簡便、最經濟、最實用的辦法。
「母親水窖」專案目前已擴展到西南各省,受益面含蓋了陜西、甘肅、寧夏、青海、內蒙古、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十五個省,已幫助西部近百萬嚴重缺水百姓擺脫了生存和生活困境。
「科技致富大王—兩牽手一扶持」主辦單位指出,大陸持續在用水及電力供應上拉警報,實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