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地名由來忠犬殉18主十九公廟忠義傳奇

 |2013.11.13
7922觀看次
字級
圖/魯永明

【本報嘉義訊】嘉義市忠義十九公廟,小廟外觀不起眼,建於清光緒年間,十八名義士與林爽文作戰遭埋伏,義士飼養的忠犬(見圖/魯永明)奔赴台南府城,頭撞衙門求援;忠犬看到主人屍體,撞頭自盡殉主,忠義犬傳奇故事流傳至今,乾隆皇帝感念義士忠犬義行,將諸羅城改名嘉義,成為全台唯一皇帝下詔賜名的縣市。



這座位在公明路東門圓環旁的小廟,僅四坪大,常有走失寵物狗的主人或車子失竊信徒,向十九公祭拜,找回機率很高,失主則會打造金牌或金項鍊答謝。因公明路拓寬,信眾及地方人士捐獻並貸款共二千餘萬元,原址購地重建二十五坪,定於二十日入火安座。



新北市石門洞有座香火鼎盛,流傳主人與忠犬傳奇故事的「十八王公廟」;忠義十九公廟則建廟二百二十三年,流傳十八名對抗賊軍義士與忠犬故事。文化局代理局長房婧如表示,忠義十九公廟經考證,是嘉義地名由來,深具歷史文化價值。



忠義十九公是指清朝力抗林爽文叛軍的諸羅東門李甲等十八名義士與義犬公,因誤中賊兵空城計殉難,嘉慶君遊台灣,感念其事蹟,特別在尊號上冠「忠義」二字,表彰義士英勇保鄉衛土,乾隆皇帝深受感動,改稱諸羅城為「嘉義」,取其「嘉其義行」之意。



管理委員會主委蔡宗良表示,忠犬奔赴府城討救兵,抵達台南烏山頭,見十八顆義士頭顱高懸,屍體橫陳,仆伏主人屍身落淚哀號,撞頭自盡以身殉主人。經此戰役,林爽文黨羽元氣大傷,不再作亂,諸羅知縣將義士及忠犬葬在東門。



義犬公靈驗故事多,信徒祭拜多能找回失犬或失車,每年農曆十月十九日忠義十九公聖誕,信眾會有酬神戲台或放電影。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